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這兩年很多的奢侈品和高端產品都逐漸的賣不動了,瑞士手表就是其中一個很典型了例子,過去這可是“成功人士”的代表,現在卻逐漸的跌到了零售價。
曾經風靡全球的勞力士和百達翡麗,現在都逐漸的從奢侈品圈淡出,從奢侈品界的頂流選手,到如今的跌落神壇,瑞士手表到底經歷什么?
成功的象征
以前出去吃飯開會見客戶,只要有點身份的人,手腕上都少不了一塊瑞士名表,不戴一塊勞力士,甚至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搞金融的,就連電視劇里的黑幫老大都得戴塊金閃閃的勞力士才能顯得道上有面子,那時候瑞士手表不是看時間的,而是用來撐場面的。
但現在這樣的風氣變了,現在走在路上,會發現戴智能手表的人越來越多,那些原來比誰更壕的場合,表已經不再是關注焦點,你要是戴塊幾十萬的機械表,有人可能還覺得你有點“裝”,尤其是年輕人,對這些曾經炫耀身份的奢侈品,好像沒什么興趣,反而更喜歡帶點科技范兒的智能表。
為啥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其實就是時代變了,消費者也變了,以前講究露富,現在更在乎實用,還有一點不得不提,互聯網的出現讓身份的外殼變得越來越不值錢,以前只有少數人能看到你的表和車,現在一發朋友圈,大家都能看到你在用什么手機,戴什么手表。
于是很多人開始更看重能露的頻率和內容,不再死磕一塊只能自己欣賞、別人不懂的機械表,特別是這一波年輕人,他們從小在智能設備的環境里長大,習慣了高效率多功能,機械表的魅力在他們眼中顯得有些過時,對他們來說一塊只能走時的表,連提醒喝水和監測睡眠都做不到,還賣那么貴?性價比不高,直接勸退。
最明顯的是在職場,一些30歲以下的年輕打工人,戴個Apple Watch上班成了標配,一邊刷著會議提醒,一邊計算午餐熱量,還能順手回個,你讓他們戴塊幾十萬的機械表,他們反而嫌棄這玩意功能太單一了,比較只看時間的話就手機就夠用了。
從瘋狂搶購到無人問津
回頭看看前些年瑞士手表在中國的熱度,說是“全民瘋搶”真不夸張,不少人一開柜臺就有排隊,限量款幾乎秒沒,熱門款供不應求,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那種場面真有點像今天搶蘋果首發的感覺。
在拍賣市場上,有些罕見表款更是被炒出天價,幾十萬上百萬的成交價比比皆是,你說這些表就值那個價嗎?不一定,但品牌打造的稀缺性確實吸引了很多人。
瑞士人特別會講故事,一塊手表能講出三代人的情感,一段傳奇的旅程。什么你不是買它,你是為家族留一份傳承,這些文案看似煽情,其實打得正是消費者的感情品牌,再加上鐘表品牌一個比一個歷史悠久,設計復古,工藝考究,誰不想擁有一塊可以壓箱底的傳家寶?
更重要的是,那時候的奢侈品還真的稀缺,不像現在奢侈品門店遍地開花。直播帶貨滿天飛。那個時代一塊表在外面露出來,確實能收獲一堆羨慕眼光,也正因為如此,國內的消費者被瑞士表拿捏得死死的,數據顯示,前幾年中國市場每年就能為瑞士手表貢獻上百億人民幣的銷售額,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國不是吹的。
不過當你冷靜下來仔細看,其實這一切的背后都離不開品牌營銷四個字,瑞士表本身當然是非常不錯的,但真的好到值幾十倍價格溢價嗎?那就不一定了,品牌賣的是身份和情懷,是一種尊貴感,這些是無法量化的,但在某些人的社交圈里卻特別有用。
但也正是這種造神陷阱,埋下了日后跌落神壇的種子,當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手表變成了理財產品,價格天天漲,二手也能炒,很多人入場只是為了賺錢而不是熱愛,泡沫就開始一點點浮現出來。
等到經濟稍微下行,或者新的消費風潮一來,那些原本圍繞在瑞士表周圍的光環就會迅速褪色,就像曾經火爆的茅臺和球鞋市場一樣,很容易就走向經濟崩盤。
智能手表的巨大沖擊
瑞士手表沒落的背后,其實也是時代的變遷,不是它不夠好,而是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代年輕人長在互聯網里,習慣了多功能的產品,對工藝這兩個字已經不像他們父輩那么著迷了。
就拿智能手表來說,從最初的玩具變成今天的潮流,它的改變不只是技術的進步,更是人們使用習慣的轉變,它能隨時測心率,記錄睡眠,查,甚至遠程控制家里的燈光和音響,相比之下,一塊動輒幾十萬。需要每幾年保養一次的機械表,確實沒那么香了。
它固然有價值有工藝,但功能太單一。而且別忘了,現在連年輕人都在講健康管理,智能手表正好滿足了這個需求,更何況瑞士手表也沒大家想的那么高端,很多人不知道,那些售價十幾萬的名表,其實很多配件都來自中國工廠,我們做出來的表殼、表針、表帶質量不輸瑞士。
也就是說,所謂瑞士制造,更多是品牌和機芯的統籌整合,而不是每一個零件都來自阿爾卑斯山下的老工匠。
而且日本和德國的制表技術近年來發展得相當快,精工和冠藍獅,走的是高精度、現代感路線,而德國的格拉蘇蒂注重機芯設計和雕刻工藝,外觀硬朗且科技感十足,不輸瑞士傳統品牌,你會發現,世界很多國家都在卷進造表的賽道,而瑞士這一老派陣營,光靠情懷和品牌故事,撐不起整片市場了。
結果就是,一邊是瑞士手表銷量逐年下降,一邊是智能穿戴設備市場高速增長,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智能穿戴設備市場規模突破1200億美元,中國市場更是飛速擴張。科技的浪潮,直接改寫了鐘表行業的游戲規則。
所以結論很簡單:瑞士手表的時代沒有完全過去,但它不再是人人都要擁有的那塊表。它變成了少數人的堅持,是收藏是情懷,是對機械美學的尊重,而不是炫耀和身份的通行證。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