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引進Vorasidenib,隨后該藥物相繼在北京天壇醫院腦膠質瘤前沿創新治療聯合門診以及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外科門診被用于治療IDH突變型彌漫性腦膠質瘤患者。就在五個月之前,位于海南博鰲的四川大學華西樂城醫院率先落地Vorasidenib,并實現“亞洲首用”。
Vorasidenib是一款小分子靶向治療藥物,目前尚未在中國正式獲批。施維雅中國總經理Manuel RUIZ表示,這些是Vorasidenib在早期準入階段取得的初步進展。
“對于施維雅來說,早期準入只是第一步。”Manuel RUIZ表示,我們的目標是成功完成藥品審評審批流程,實現Vorasidenib在中國的注冊上市,以及獲準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切實讓患者獲益。
關于早期準入的嘗試
?Vorasidenib在海南樂城及北京兩家醫院的早期準入,依據的分別是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先行先試”政策以及北京市“臨床急需藥械審批綠色通道”。目前,多個地區都公布了圍繞國際創新、國內未上市的藥品器械的“先試先行”試點政策,臨床急需患者可以在指定醫療機構用上創新藥械。
根據2024年度藥品評審報告統計,全年通過89個境外已上市境內未上市藥品,加快臨床急需的新藥、好藥加速上市。這種模式不僅加速藥物可及,而且推動"政府監管-臨床實踐-產業供給"三角閉環的形成——藥企提供全球創新成果、醫療機構構建診療標準、監管部門通過優化政策監管流程加速審評決策,最終使國內病患者能夠更快的用上新藥并獲得生存希望。
問:距離Vorasidenib落地博鰲已經半年,這半年Vorasidenib在中國取得了哪些新進展?
Manuel:繼博鰲之后,Vorasidenib從5月開始在北京天壇醫院和北京協和醫院服務患者。還有一個好消息是,Vorasidenib在5月30日獲得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藥物監督管理局正式批準。接下來,公司將依托“港澳藥械通”政策加速引進Vorasidenib,以滿足粵港澳大灣區患者的臨床急需。同時,我們在天津和上海等地也嘗試通過“先試先行”試點政策惠及更多患者,進一步推進Vorasidenib在中國早期準入的城市范圍。
一種新的治療機會
在健康的人體中,有一組基因會編碼生成異檸檬酸脫氫酶(IDH),該酶會幫助分解人體中的主要營養物質(糖類)為人體提供能量。這組基因稱之為IDH基因,其中IDH1和IDH2基因突變則與多種癌癥的發生、發作密切相關,這類突變會阻礙正常細胞分化并轉化為其他細胞,引發細胞失控生長,最終出現腫瘤。盡管目前腦膠質瘤的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明確,但已確定的是,IDH基因突變是腦膠質瘤發生的重要致病基因,并且在其發生、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于IDH突變型彌漫性腦膠質瘤患者的疾病診斷、治療監測和生存預后的評估,都與IDH突變密切相關。然而,在過去20年來,這些患者在術后的治療選擇主要為放療、化療,或者是觀察等待,傳統治療模式往往對患者身體或神經認知功能會產生長期持久的損壞。同時,這些患者通常較為年輕,確診時(中位年齡約36歲至45歲)正處于年富力強的人生階段,對生活質量要求高,治療意愿也很強烈。
問:作為臨床急需藥物,Vorasidenib落地先行區對于腦膠質瘤患者的意義是什么?
Manuel:Vorasidenib是美國FDA批準的首款用于治療IDH突變2級膠質瘤的靶向藥物。根據INDIGO關鍵III期臨床研究結果,Vorasidenib延長了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和下一次干預的時間,為IDH突變型彌漫性膠質瘤患者帶來了新希望。繼2024年8月6日在美國獲批上市后,Vorasidenib分別在加拿大、澳大利亞、以色列、瑞士、阿聯酋獲批上市。此前,Vorasidenib已獲得FDA授予優先審評資格、快速通道認定、突破性治療認定和孤兒藥認定。
在中國,IDH突變型腦膠質瘤每年新發患者預計超過18000人。得益于海南博鰲、北京天竺“先行先試”特許政策,即加速引進已在境外上市,但未在中國批準注冊上市的藥品,IDH突變型彌漫性膠質瘤患者可以在國內提前用藥,贏得治療時間和新的生存希望。
問:Vorasidenib已經獲批在試點區域準入,患者通過什么途徑可以開藥?
Manuel:“先試先行”政策允許患者在醫生指導下,通過特定醫療機構申請使用未在國內上市的創新藥物。目前,已有4家醫院落地Vorasidenib,分別是四川大學華西樂城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海南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患者可以在這幾家醫院的網站了解到就診信息。未來,隨著在不同城市的早期準入得到批準,更多的患者可以到就近的醫院進行治療。
問:施維雅中國未來在加速服務中國腦膠質瘤患者的過程中還有哪些計劃?
Manuel:除了正在進行中的三期臨床研究,針對低級別膠質瘤的真實世界研究即將在四川大學華西樂城醫院啟動,還有由研究者發起的、醫療衛生機構展開研究,旨在探索Vorasidenib在中國真實臨床場景中患者人群的治療經驗,為注冊審評提供更多的依據。
我們深刻理解膠質瘤患者及家庭在漫長診療旅程中面臨的復雜挑戰,為此,我們支持患者組織開發膠質瘤疾病知識庫,涵蓋疾病科普、心理支持、營養管理、就醫指引等模塊,將復雜的醫學問題轉化為易理解、實操性強的問答手冊,并依托線上平臺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務。同時,我們積極搭建醫患溝通橋梁,邀請臨床專家針對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具體疑問進行解答。通過構建多維度的患者支持網絡,以期幫助患者及其家庭更從容地參與包括診斷、治療到康復支持在內的腦膠質瘤疾病全程管理。
由于IDH突變型彌漫性膠質瘤的年發病率非常低,完全符合中國罕見病定義標準,所以我們正在與相關行業組織、協會、政府機構探討,推動將少突膠質細胞瘤和星型細胞瘤這兩種IDH突變型彌漫性膠質瘤納入國家罕見病目錄。這對于系統性改善患者的醫療可及性和健康權益保障具有重要意義,不僅有助于創新藥物醫保準入、優先審評審批資格,而且能夠推動建立覆蓋篩查、診斷、治療、康復、用藥及醫療保障的多層次支持政策,從而減輕患者及其家庭的經濟負擔和社會壓力。我們視此為推進行業進步、保障患者根本權益的重要一步,并致力于促成這一目標的實現。
IDH領域的領先者
在腫瘤領域邁向精準靶向治療的過程中,IDH靶點以其臨床價值與商業潛力吸引全球生物醫藥企業的目光。
IDH抑制劑的臨床和商業價值根基在于其高度精準的作用機制,契合了當前腫瘤治療個體化的大趨勢。更重要的是,其針對的適應癥均為當前臨床痛點領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IDH1突變率為6%-10%,中國患者五年生存率不到20%;在膽管癌中,IDH1突變占比約12%;在IDH突變型彌漫性膠質瘤中,IDH突變更是關鍵驅動因素。
這些領域長期缺乏有效療法,存在迫切的未滿足需求。目前,全球范圍內IDH抑制劑僅獲批了6個適應癥,存在巨大的未滿足臨床需求和潛在價值。而施維雅憑借拓舒沃?與Vorasidenib等上市產品建立全球先發優勢,為其全球戰略奠定基礎。
問:施維雅是一家在慢病領域非常知名的制藥企業,近年來更是積極布局腫瘤領域,施維雅在中國重點布局哪些腫瘤領域和治療靶點?
Manuel:施維雅是法國第二大制藥集團,也是第一批來到中國的外資制藥企業之一。經過45年的發展,施維雅中國不斷引進國際化經驗和原研藥物,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管理、靜脈疾病等方面,穩居行業前列。
為了滿足對治療解決方案日益增長的需求,施維雅已將腫瘤學作為優先創新的領域之一。以難治性腫瘤為目標,施維雅致力成為腫瘤領域知名的、專注的和創新的貢獻者。集團將超過70%的研發預算用于開發腫瘤靶向和創新療法。目前,腫瘤管線有36個項目在臨床階段或者在研究階段。
在中國,施維雅聚焦胰腺癌、急性髓系白血病、腦膠質瘤。兩年前,我們在中國上市了第一款腫瘤產品易安達?,適用治療轉移性胰腺癌患者。2023年,我們獲得拓舒沃?在中國的獨家權利,該產品用于治療攜帶IDH1突變的復發性或難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成人患者。
問:施維雅是IDH抑制劑領域的領先者,能否分享公司在靶向治療和創新療法方面的最新進展?
Manuel:在長期沒有創新治療方式的少見腫瘤領域,施維雅研究和開發針對攜帶IDH突變腫瘤的靶向療法。其中,實體瘤涉及膽管癌、軟骨肉瘤、膠質瘤,血液腫瘤涉及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目前,拓舒沃?與Vorasidenib都是IDH突變的腫瘤靶向療法。
為了豐富產品管線,集團今年5月收購了一款小分子Menin抑制劑。該藥物由一家來自上海的生物技術公司BioNova研發,用于治療急性白血病,目前正處于1/2期臨床開發階段,并有望成為同類領先的Menin抑制劑。
這是施維雅首次從中國收購產品并進行全球商業化運營,用于服務全球范圍的患者。當然,這只是開始。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