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以全市四分之一的衛生人員承擔了全市一半常住居民的就診需求。
“北京市非常重視10個遠郊區鄉鎮衛生院能力的提升,在鄉鎮衛生院設立了互聯網健康鄉村門診,看病過程中,鄉鎮衛生院大夫輔助上級醫院大夫看診,通過這樣的方式老百姓在很遠的地方就可以得到優質專家的指導,衛生院醫生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近日,在山東省第四屆基層衛生創新發展大會暨第七屆學術年會上,北京市社區衛生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力宇出席并發言。
北京市社區衛生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力宇主題分享
北京市共有6個城區、10個郊區以及1個開發區,北京的 鄉鎮衛生院 都 掛 了 社區 衛生服務中心的 牌子, 所以北京市 社區衛生 協會服務范圍包括 城鄉兩部分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 這樣的協會在其他省份叫作基層衛生協會,在北京市被稱為社區衛生協會。北京市社區衛生協會受市衛健委委托,承擔著全市社區衛生人員的培訓能力提升工作。
多項措施幫扶基層醫療提質升級
王力宇介紹,剛開始是開展上級醫院對基層巡診和義診項目,但經過調研后發現,在基層醫院開展互聯網門診更有利于老百姓看病,互聯網方式也更為高效,于是便開始建設“互聯網健康鄉村門診”。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已初步建成互聯網健康鄉村門診80個,該項目也在2024、2025連續兩年納入北京市政府重要民生實事項目。
據悉,2024年11家三級醫院固定科室、固定專家定期出診、帶教、會診和開展遠程互聯網健康鄉村門診,專家支援總人次為1045人次。其中,專家遠程培訓受援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5675人次,門診診療3625人次,遠程診療504人次,義診咨詢1646人次,專家帶教培訓醫務人員1118人次。
北京市社區衛生協會介紹
2016年起,北京市衛健委設立《基層衛生人才培養支持項目》(即“十、 百、千社區衛生人才”培養項目)委托協會組織實施。“十是十位社區衛生首席專家,百是一百位社區健康管理專家,千是一千位社區衛生業務骨干,一期要舉辦三年,今年正舉辦第三期。”王力宇說道。
該項目對各區推薦、市級考核選拔出的社區衛生首席專家、社區健康管理專家和社區衛生業務骨干進行有計劃地培養,培養周期三年。通過專項培訓、考察交流、專題研究等活動開展分層次人才培養,為北京市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培養高質量、高層次衛生人才,形成全市合理的人才梯隊。
高層次中醫人才下基層
分享中提到,為進一步緩解北京市農村鄉鎮醫療衛生人員不足、高層次人才匱乏、服務能力不強等問題,2023年起北京中醫藥大學與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經過協商,推出高層次中醫人才下基層項目,并由協會負責具體實施。
王力宇介紹,每年北京中醫藥大學一年要畢業200多名博士生,而他們畢業之前一定要到社區工作8周,要求必須是遠郊、農村地區,一方面需要他們了解基層情況,一方面發揮他們的能力帶動基層醫生提升能力,以此帶動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
據悉,2024年共有近200名中醫臨床醫學博士生赴北京市懷柔、密云等7個生態涵養區的18家鄉鎮衛生院,開展每人8周的基層實踐工作。2024年中醫博士生獨立完成診療2萬余人次。項目的開展滿足了農村居民對中醫藥服務需求,提升了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藥服務能力,緩解了北京市農村鄉鎮及村級醫療衛生人員不足和高層次中醫人才匱乏的現狀。
此外,2025年北京市衛生健康委依托三級醫院“名院”資源,匯聚“名醫”智慧,針對基層醫療薄弱環節、功能定位和業務需求,開發科學、實用、前沿的“名課”培訓體系(“名院名醫名課每周一課大講堂”)。
目前,“名院名醫名課每周一課大講堂”已舉辦十二期,共有來自京、津、冀、內蒙的基層醫務人員5萬多人次在線參加社區常見病、多發病最新診療知識學習。
全市21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
“優質服務基層行”推薦標準
據介紹,2024年,北京市年度基層衛生健康主要發展指標評價位于全國第一,近三年穩居全國前列。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運行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364家、社區衛生服務站1637家。在崗人員總數4.6萬人,衛生技術人員38192人,其中全科醫生7232人。
在科研能力激勵上,北京市社區衛生協會于2017年出資200萬元,2023年出資60萬元,今年再出資50萬元, 與首都醫科大學共同設立“首都衛生發展全科醫學與社區衛生科研專項(基層類)”并設置科研導師制,助力基層醫療機構科研能力提升,2023年全市基層醫療機構共有29 個項目獲得立項。首發基層類專項科研基金的設立,為北京市基層醫療機構搭建了基層科研人才孵化的適宜平臺和良好的成長環境。
王力宇表示,目前全市已有21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優質服務基層行”推薦標準,334家達到合格標準以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在設置全科、中醫等基礎上,設置康復醫學科、兒科、口腔科等科室的機構數量持續增加,康復醫學科、口腔科分別覆蓋60%和75%以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血液透析等特色服務已在15家以上機構逐步推開,352家中心能夠提供兒科診療服務。
數據顯示,北京市基層以全市四分之一的衛生人員承擔了全市一半常住居民的就診需求。北京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診療量逐年增加,年均增速7.1%,明顯高于全市總診療量4%的增速。2024年較2023年,全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診療人次平均增長率8.98%,總診療人次數9246.1萬人。
頭圖/薊門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誠邀參會
由“醫學界”主辦的第七屆“基醫會”
即第七屆基層衛生健康創新發展大會
暨2025縣域和基層醫療專科建設創新實踐展
將于今年9月12-13日在江蘇南京舉辦
我們正在全國范圍內尋找
基層醫療機構創新發展實踐經驗
歡迎大家推薦或自薦
將有機會獲得“醫學界”專訪
并在今年“基醫會”上分享展示
掃碼推薦
創新實踐
基醫會詳情請點擊了解:
我們將持續發布
更多“基醫會”信息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