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師范學院“曦望”興研突擊隊(通訊員 馬小雯)
清晨七點半,鬧鐘準時劃破夏日的寧靜。洗漱完畢往教學樓走去時,晨光已在走廊上鋪開薄薄一層金紗。不一會兒,家長們牽著小朋友的手陸續到校,教室門口很快聚起小小的人潮。嘰嘰喳喳的童聲像剛出籠的雀兒,撲棱棱撞碎了晨間的靜謐,瞬間讓教室漾起活潑的漣漪。孩子們都乖得很,一雙雙眼睛亮閃閃的,帶著怯生生的好奇打量我們這些“小老師”。
八點半,列隊開始。在校長和班主任的引導下,孩子們在操場站成整齊的隊伍。當小旗手們把鮮紅的國旗舉過頭頂,簡易音響里淌出國歌的旋律,喧鬧的隊伍忽然靜得能聽見風拂過樹葉的聲響。人群中,一個一年級的小男孩把右手舉得老高,掌心歪歪扭扭貼在額前,稚嫩的眼神里滿是鄭重,那模樣像株努力挺直腰桿的小草,校長的歡迎致辭溫暖且有力量,他希望每位同學好好聽老師的話,發揚符屋小學的優良校風,成為國家棟梁。
班會課的自我介紹像場熱鬧的聯歡會。輪到班干競選時,一只只小手舉得比誰都高,可愛得讓人忍俊不禁。
午休完突然一陣反胃,肚子像被揉皺的紙團般發悶。剛跑到宿舍樓下的垃圾桶旁,就忍不住吐進了提前備好的袋子里。恍惚間,隊友們幫忙找藥的身影,還有焦急的關心,讓我在狼狽中感受到了最真切的暖意。
下午的《大陸漫游指南》課上,我在后排協助主講這門課程的隊友,聽著同學們對主講老師提出的問題的積極回應,以及看著同學們回答問題前高高舉起的小手,他們稚嫩臉龐上的認真勁兒格外動人。望著那些被知識點亮的眼神,我突然明白“三下鄉”的意義,它不僅藏在這些被點亮的眼神里,也藏在隊友遞來的那杯溫水。主講隊友從容的臨場應變,課堂上一個個積極的小身影,不僅驅散了我先前的顧慮,更讓我在吳川市這片土地上收獲了許多成長。原來從來不是單向的給予,而是在彼此眼里,都能看見更亮的光。
放學時揮手道別,孩子們蹦跳著喊“明天見”,聲音像串銀鈴蕩在校園,許久不散。整理照片時忽然愣神,鏡頭里孩子們和老師互動的情景,藏著成長最本真的樣子。或許成長就是這樣,我知道明天的三下鄉旅程仍會繼續,但此刻心里的期待,早已比今日的晨光更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