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入伏了,今年三伏天和往年大不一樣。
今年三伏從7月20日開始,到8月18日結束,總共30天,是近十年最短的。
好消息是處暑在8月23日,出伏后才到,老話說這是五谷豐收的兆頭。可壞消息也不少,首先今年是“母伏”,入伏農歷六月廿六是雙數。農諺說“下破母伏頭,炕頭起蘑菇”,預示伏天雨水多,怕澇怕病蟲害。
四川等地還有“入伏逢雙,水淹谷樁”的說法,當地要防連續陰雨。
更得注意,三伏天里北方可能熱得狠,京津冀高溫日超20天,易干旱。
長江流域中伏可能暴雨多,華南降水增3 - 5成,“伏汛”得防內澇。山區種玉米、果樹的老鄉,趕緊檢修排水溝,別讓雨水沖了地。平原種大豆、棉花的,趁這兩天沒下雨,先施遍磷鉀肥壯苗抗旱。
大棚種植戶注意,不管南北,暴雨前都要加固棚架,防大風掀頂。南方菜地現在就得清溝,把爛葉雜草收拾干凈,減少病蟲害滋生。北方果園可以鋪反光膜,既能保墑又能防烈日曬壞果子。
老輩人看云識天氣的辦法 still 管用,但若見烏云壓頂、狂風大作,別戀活計快躲。不過也別全靠土辦法,手機里的天氣預報每天都得看,心里有數才不慌。
我個人覺得,現在趕緊把灌溉設備檢查一遍最緊要,北方防旱南方防澇都用得上。
玉米結穗、水稻灌漿正關鍵,天氣好壞直接關系收成,容不得半點馬虎。這伏天就像一場大考,提前準備的農戶,到秋收心里才更有底。您那兒主要種啥作物?
往年伏天最怕啥天氣?歡迎在評論區說說。
最后再啰嗦一句,后天入伏前,把家里的塑料布、沙袋都備齊,遇事不慌。農時不等人,早準備才能少操心,咱種地的就得跟著天氣節奏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