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農歷閏六月趕上七月立秋,老一輩都說天氣有點反常。暑伏周期被拉長,未來一段時間天兒還熱得發燙,秋糧生長正承壓。
田里的玉米稈兒蹭蹭長,可高溫干旱讓葉子卷成了筒,農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頭。
水稻正處抽穗揚花期,偏偏雨水不按常理來,缺水可影響灌漿結實。留守老人扛著種地重擔,面對復雜天氣,心里的愁緒像田里的雜草般瘋長。
農諺說“七月秋,收成優”,但也怕“秋高不見涼”,病蟲害容易趁機搗亂。山區晝夜溫差大,夜間得防作物“感冒”,適時澆水保墑是關鍵。
平原地區通風好,可連片的玉米地更得盯著,旱情露頭就得趕緊補水。湖區濕度大,水稻易得紋枯病,得趕緊下田看看,該打藥別拖延。
老一輩看云識天氣、用草木灰防潮的土辦法,至今還有用,得傳承下來。不過現在有氣象預警,手機上能看未來幾天的天氣,土辦法結合新技術更靠譜。
我個人覺得,眼下最該做的是給作物補足水分,別等旱蔫了才動手。
玉米地可以鋪些秸稈,既能保墑又能壓草,省得老人頻繁彎腰除草。水稻田要淺濕灌溉,保持土壤濕潤但不積水,讓根系長得更壯實。家里有大棚的,得檢查支架是否牢固,別等大風來了打個措手不及。
菜園里的辣椒、茄子,怕熱又怕澇,搭個遮陽網能減輕暑氣危害。雞鴨鵝棚舍要清理干凈,保持通風,天熱容易滋生病菌,得定期消毒。村里要是有年輕人回來,幫老人看看地里的情況,搭把手比啥都強。
未來幾天各地氣候還得盯著,不同作物不同地塊,得有針對性地管。雖說天公有時不作美,但人勤地不懶,多上心總能減少損失。
您家里的秋糧現在啥長勢?
有沒有啥應對高溫的土辦法?歡迎嘮嘮。
地是農民的根,護好地里的莊稼,就是護住了日子的盼頭。
行動清單:①明后天給玉米、水稻澆一遍透水 ②檢查作物病蟲害 ③加固棚舍清理禽舍關注我們,后續還有更多實用農事指南,幫您應對多變天氣。農時不等人,抓住關鍵時機管護,才能盼來秋后的好收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