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都區7月8日連發3份征補安置公告,涉及張莊街道多個社區。第一份公告指向東盛社區二、三組,總面積0.2857公頃。
其中二組占3.843畝,三組占0.
348畝,地類有農用有未利用。第二份針對西徐社區四組,總0.
7815畝,耕地僅0.0825畝。第三份涉及倉頭社區三、四組,總面積17.
0745畝,耕地超7畝。龍岡鎮港北村的征收信息也在同步推進,村民最近議論多。
公告里寫得明白,實際范圍以最終批文為準,別慌也別亂。
征收目的分兩種:東盛社區是市政公用,其他是交通基建。農民最關心補償,土地費和安置費按省、區最新文件算。
青苗和地上物補償,按鹽城市2021年的標準執行,有依據。補償標準,補償標準,農民最關心的就是這個。有村民問:“我家地里種的桃樹,能賠多少?
公告里沒寫清。”也有人愁:“地征了,以后靠啥吃飯?
安置咋弄沒說全。”公告提到被征地農民社保按省、市辦法走,具體還得等細則。張莊街道王大爺說:“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征了總得有保障。
”數據擺著:東盛社區耕地才0.9105畝,西徐更少僅0.0825畝。
地少的村補償壓力小?
不一定,未利用地和建設用地價不同。有懂行的算了筆賬:區片綜合地價最低標準,一畝大概幾萬塊。
但具體到每家每戶,還得看地上物,這才是差異大的地方。
公告是第一次公示,有異議30天內可提,別錯過時間。
有人擔心:“公示期太短,外地打工的趕不回來咋辦?”延伸看,鹽都區近年交通、市政項目多,征地是發展需要。可發展和民生得平衡,農民失去土地,得有長期生計保障。
倉頭社區李嬸說:“要是能安排就近上班,比賠錢實在。”安置方式除了社保,會不會有就業培訓?
公告沒詳細說。這就是留白,得等后續政策,大家可以多留意村里通知。
金句說:“土地是農民的根,但發展不能停,關鍵在補得公、安得穩。
”想了解附圖位置、具體補償明細?村里公告欄會貼,去問問。最終提醒:所有信息以政府最終批準文件為準,別信傳言。
點關注不迷路,后續安置細則出來,第一時間跟大家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