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學院2025年“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六)——追尋青春印記 感悟奮斗力量
為厚植家國情懷,傳承奮斗精神,深入了解鄉村發展變遷,增強青年學生的歷史使命感與文化認同感,7月2日上午,在文法學院黨委副書記買菁菁、團委副書記付慧婕、團委副書記王兆北、輔導員王斯琪和輔導員葉新源的帶領下,文法學院“桑梓情深 青春筑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隊一行15人前往漯河市郾城區齊羅村,參觀學習該村獨具特色的“憶鄉愁紀念館”。
齊羅村憶鄉愁紀念館重點陳列展示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知識青年在齊羅村插隊落戶的珍貴歷史記憶,以及齊羅村從昔日的貧困村落發展至今的奮斗歷程。紀念館通過豐富的實物展品、詳實的圖文資料和生動的場景復原,成為記錄鄉村變遷、弘揚知青精神的重要窗口。那一件件帶有歲月痕跡的老物件、一張張泛黃的老照片、一段段深情的回憶文字,瞬間將大家帶回到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在參觀過程中,村史講解員董恒瑞為大家進行了熱情而細致的講解。他回顧了當年知青們響應國家號召,從城市來到齊羅村這片熱土,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的感人經歷。通過展示知青們使用過的農具、生活用品、老照片等,生動講述了他們在艱苦條件下開墾荒地、傳播文化、服務鄉村的奮斗故事,深刻闡釋了“為國分憂、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執著進取”的知青精神內核。隨后,董恒瑞學長重點介紹了齊羅村的發展史。從知青時期打下的基礎,到改革開放后村民的積極探索,再到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下的蝶變新生,齊羅村如何一步步克服困難,發展特色產業,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生活水平。紀念館內專門設置的“齊羅村榮譽史”板塊,清晰展現了村莊翻天覆地的變化,彰顯了齊羅人自強不息、接續奮斗的精神傳承。
隊員們認真聆聽,駐足觀看,不時記錄。一件件承載著青春與汗水的展品,一幅幅描繪著變遷與發展的畫卷,讓隊員們深受觸動。大家紛紛表示,通過參觀學習,近距離感受到了那段特殊歷史時期青年人的擔當與奉獻,深刻理解了齊羅村發展歷程中蘊含的奮斗力量。知青們扎根基層、服務人民的崇高精神,以及齊羅村民代代相傳的勤勞智慧,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著新時代青年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本次赴郾城齊羅村憶鄉愁紀念館的參觀學習,不僅是一次生動的歷史教育課,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此次活動極大地激發了隊員們探尋歷史脈絡、感悟時代精神、投身強國偉業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引導隊員們銘記歷史、珍惜當下、展望未來,自覺傳承紅色基因和奮斗精神,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和民族復興的偉大實踐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