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隔壁老王,一個在汽車行業摸爬滾打二十年的老司機。今天咱們來聊聊smart精靈(參數丨圖片)#5這款車,說實話,這車挺有意思,它掛著smart的標,但骨子里卻帶著奔馳的基因,再加上吉利的技術支持,算是個“混血”產品。
最近這車搞了個大促銷,長續航豪華版限時22.99萬,超長續航豪華版25.49萬,四驅版27.99萬,比指導價最高降了4.5萬,這價格直接沖著特斯拉Model Y去了。那它到底值不值得買?咱們今天就從設計、配置、動力、智能化、市場定位幾個方面好好掰扯掰扯。
先說說外觀。smart精靈#5走的是“方盒子”路線,4705mm的車長、2900mm的軸距,比Model Y稍短一點,但高度更高,整體造型更硬朗,有點小號奔馳G級的味道。前臉是封閉式格柵,貫穿式LED燈帶,B柱上還有個奔馳標,D柱鑲嵌了發光smart LOGO,辨識度挺高。不過老王覺得,這車雖然掛著smart的牌子,但已經和早年間的“城市小精靈”沒啥關系了,完全是個正經的中型SUV,甚至還能選裝車頂行李架、側爬梯這些戶外裝備,實用性比Model Y強不少。
內飾方面,smart精靈#5的豪華感確實比Model Y強太多。中控臺是13英寸OLED 2.5K雙聯屏,配10.3英寸液晶儀表和25.6英寸AR-HUD抬頭顯示,科技感拉滿。座椅是NAPPA真皮,帶通風、加熱、按摩,副駕還有零重力模式,門板上的電動座椅調節按鍵直接照搬奔馳設計,豪華氛圍很到位。
相比之下,Model Y的內飾就太“毛坯房”了,除了那塊15英寸中控屏,其他配置能省則省。不過老王得提醒一句,有些配置比如激光投影儀、副駕腿托得額外加錢選裝,這點不太厚道。
動力和續航是smart精靈#5的強項。單電機版最大功率250kW或267kW,雙電機版最高475kW,零百加速最快4.9秒,比Model Y Performance稍慢一點,但日常開完全夠用。電池有76kWh和100kWh兩種,CLTC續航從570km到740km不等,超長續航版支持800V高壓平臺,15分鐘能充500km,補能速度比Model Y的400V平臺快不少。不過實際續航受溫度影響較大,北方冬天開暖風估計得打6-7折,這點所有電動車都一樣,不算硬傷。
智能化方面,smart精靈#5搭載AMD V2000芯片,算力比Model Y的HW3.0強,車機流暢度不錯,但語音助手反應稍慢,功能也不如國產新勢力豐富。智駕系統是smart Pilot Assist 3.0,支持高速NOA和自動泊車,但城市NOA還沒開放,整體表現中規中矩。Model Y的FSD雖然更強,但在國內還沒完全落地,實際體驗未必更好。
空間表現上,smart精靈#5后排腿部空間不錯,但頭部受溜背造型影響,高個子可能會頂頭。后備箱容積630L,放倒后排能擴展到1530L,比Model Y略小,但夠用。Model Y的優勢在于前備廂和下沉式后備廂,儲物靈活性稍勝一籌。
最后說說價格和競品。smart精靈#5降價后,長續航版22.99萬,比Model Y后驅版(26.35萬)便宜3萬多,配置卻高出一截,性價比確實不錯。但品牌溢價上,特斯拉依然占優,而且超充網絡覆蓋更廣。如果看重豪華感和舒適性,smart精靈#5更值得考慮;如果追求品牌認可度和自動駕駛技術,Model Y仍是首選。
總的來說,smart精靈#5是一款個性鮮明的新能源SUV,它用奔馳的設計、吉利的平臺,打造了一臺比Model Y更豪華、更實用的車型。降價后性價比提升明顯,適合那些厭倦了“街車”Model Y,又對品質有要求的消費者。不過老王建議,買之前一定要試駕,看看它的駕駛風格是否符合你的口味,畢竟車是用來開的,光有豪華配置可不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