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總聽朋友說借車的事兒,有人因為借車賠了錢,有人差點被朋友坑進牢里。其實這事挺常見的,全國有4億多會開車的人,但車卻只有3億多輛,差出來的1億多人總得找車用。借車看起來是幫朋友,但背后藏著不少麻煩,一不小心就會把自己搭進去。
我有個表哥去年就遇到過這種事。他把車借給發小,結果對方喝完酒開出去撞了人。交警查出來對方酒駕,表哥因為知道他喝酒還借車,被判一起擔責。這事讓他賠了好幾萬,還被記了分。其實借車前只要攔住朋友別喝酒,或者直接不借,就能避免。但當時礙于面子沒多想,現在想想真是后悔。
借車最大的風險是法律問題。比如借車前得先看朋友有沒有駕照,駕照是不是過期了。要是對方沒駕照或者被吊銷了,車主自己也要被罰錢。之前新聞里有個人借車給沒駕照的朋友,結果對方撞了車還跑了,車主不僅要賠錢,還要被交警罰款。
還有就是車本身的問題。借之前得仔細檢查剎車、燈光這些關鍵部件,要是車有問題沒提前說清楚,出了事故車主也得負責。比如剎車失靈撞了人,就算不是朋友操作失誤,車主沒提前說明車況,照樣要賠。
很多人覺得朋友之間不用太較真,但真出了事,朋友可能跑路,最后倒霉的還是車主。有位大姐借車給閨蜜參加婚禮,結果對方開太快翻了車。閨蜜受傷住院,車也報廢了,保險公司因為超速拒賠,最后大姐自己掏了十幾萬修車費。
其實拒絕借車也沒那么難。可以直接說“車在維修”或者“要拿去辦急事”,朋友一般也不會追問。要是真推不掉,可以陪朋友一起開車,或者推薦租車平臺。現在租車比以前方便多了,價格也不貴,還能避免很多麻煩。
簽個借車協議雖然麻煩,但關鍵時刻能救命。寫清楚借車時間、范圍,誰負責修車、賠錢這些事。最好拍張車的照片,萬一車被刮花了,朋友想賴賬也有證據。
網上有人總結過經驗,說借車前拍個視頻記錄車況,這樣誰也別想推卸責任。還有人直接說“借車容易還車難”,朋友用車時磕磕碰碰,最后全算車主頭上。
總之借車不是小事,面子重要,但錢和法律更重要。能不借就不借,實在要借就按規矩來。檢查駕照、車況,簽協議,別心存僥幸。不然等出事了,錢賠了,朋友也散了,最后啥好處都沒落著。
作品聲明:內容取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