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們卷生卷死,貨拉拉偏要入局造車,為啥啊?
貨拉拉造車這事大家都知道了吧,作為國內(nèi)最大貨運平臺之一,貨拉拉造的這款車叫多拉八方,6月底官宣,7月就要上市。
問題隨之而來,現(xiàn)在好多車企朝不保夕,貨拉拉走上廂貨賽道,能賺錢嗎?
我們先說說貨拉拉目前的盈利模式,一半多的收入來自司機會員費和訂單傭金。
訂單傭金很好理解,找人家拉貨,肯定要給錢,貨拉拉拿點提成是應(yīng)該的。
會員費一般人不了解,就是司機想在平臺上接活,最好先成為會員,交費越多,分配的訂單就越多越快。
可別小看司機的會員費,占到貨拉拉總營收的30%,比訂單傭金還高出10個百分點,而且毛利率超過80%。
不過,貨拉拉這種貨運中介平臺,客戶數(shù)量是有天花板的,能“收割”的司機也是有限的。
既然不能廣撒網(wǎng),那就往深處打洞,而造車就是挖掘會員潛力的抓手。
具體是怎么個操作思路呢?
司機想做貨拉拉,就得買車,平臺肯定推薦自家產(chǎn)品。沒足夠的錢也沒關(guān)系,貨拉拉有金融信貸服務(wù)。實在不行,租車也OK,每個月按時交租金和折舊費就行。
這算盤打得是不是明明白白?
今年4月,貨拉拉第5次遞交招股書還沒回應(yīng),盈利模式單一被認(rèn)為是主要原因。
要是造車成了,直接發(fā)展出三四種商業(yè)模式,這回貨拉拉心里應(yīng)該很穩(wěn)當(dāng)了。
真正感到苦澀的就只有司機師傅們,心里只能重復(fù)著那句經(jīng)典臺詞:
你咋光可一個人坑,能不能換個人啊?
作者丨逍遙
編輯丨墨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