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斯克高調宣布成立“美國黨”后,不到24小時,首個“惡果”就向他砸了下來,特朗普的幾句話也給他判了“死刑”。
馬斯克建立新黨的舉動,最先影響到了他名下公司的運營,一位風險投資家第一時間出手了,他也是直言不諱,稱這就是對馬斯克成立新政黨的回應,面對馬斯克的“造反”舉動,特朗普也是不留情面,當被問及對馬斯克成立新黨的看法時,特朗普直言馬斯克“可以找點樂子”,但這事兒簡直“荒謬至極” 。
還記得去年大選夜嗎?馬斯克和特朗普在勝選臺上的擁抱,像兩個改變世界的男人在分享勝利的甜蜜。
8個月后呢?這位"頭號功臣"成了特朗普口中的"火車殘骸"。從億萬捐贈到威脅制裁,這個轉變快得讓所有人都懵了。
昔日盟友為何反目成仇?馬斯克這步險棋,真能在華盛頓殺出一條血路?
7500美元的聯邦補貼被取消,讓特斯拉每年損失12億美元利潤。這一商業打擊,促使埃隆·馬斯克做出驚人決定:成立自己的政黨“美國黨”。
然而,這位科技巨頭的政治宣言發布不到24小時,華爾街就立刻做出反應,推遲與特斯拉掛鉤的基金發行;前總統特朗普更是發動了猛烈的人身攻擊。馬斯克正在親身體驗,挑戰美國兩黨政治高墻的代價有多大。
當埃隆·馬斯克在X平臺敲下“美國黨”三個字時,這不再是科幻小說,而是一場被7500美元聯邦補貼點燃的、席卷資本與權力世界的風暴。
一切沖突,都始于特朗普大筆一揮簽署的《大而美稅收與支出法案》,如一把尖刀,精準地插向了特斯拉的心臟。法案的核心條款,是取消了每輛電動汽車高達7500美元的聯邦稅收抵免。
這筆錢對消費者是購車激勵,對特斯拉則是維持市場優勢的生命線。摩根大通的分析師迅速算了一筆賬:僅此一項,特斯拉的年利潤將蒸發約12億美元,這幾乎是其2024年預計凈利潤的五分之一。
在法案通過前,馬斯克早已嗅到了危險。他在社交媒體上火力全開,憤怒地刷屏,甚至不惜貼出一張將特朗普的臉與匹諾曹的鼻子嫁接在一起的合成圖。可惜嘲諷沒能擋住法案落地。當商業利益被政治車輪無情碾壓,這位科技狂人選擇了最直接、也最瘋狂的報復——掀翻牌桌,自己組局。
“美國黨”的誕生,與其說是馬斯克的政治抱負,不如說是一次精心計算的商業反擊。
無論你是信奉自由市場的經濟右派,還是支持科技監管的社會左派,都能在這份菜單上找到合自己口味的菜色。其目標群體清晰明確:那些早已厭倦了兩黨撕扯的中間選民。
馬斯克的戰術也并非要一步登天問鼎白宮。他借鑒了古希臘的“留克特拉戰術”——避開主力決戰,集中全部資源,在2026年中期選舉中,專攻幾個兩黨勢力犬牙交錯的搖擺州,搶下參眾兩院的關鍵少數席位。
他賭的是,在一個勢均力敵的國會里,哪怕只擁有三五個席位,也能成為決定所有法案命運的“關鍵少數”,從而擁有與兩黨領袖平起平坐的議價權。
他在X平臺發起的投票,超過80%的參與者表示支持,這給了他巨大的信心。手握巨額財富、社交平臺和龐大粉絲群的馬斯克,還真有可能成功。
馬斯克建黨宣言發布不到24小時,華爾街就給出了最迅速、最冰冷的回應。特朗普的鐵桿盟友、投資公司CEO詹姆斯·菲什巴克公開宣布,將無限期推遲原定下周發行的一只與特斯拉強掛鉤的ETF基金。
理由?菲什巴克毫不掩飾:“這是對馬斯克成立新政黨的直接回應?!彼J為,一個上市公司的CEO將精力投入兇險的政治,是對全體股東的背叛。
消息一出,特斯拉股價在盤前交易中應聲下跌2.3%。這不僅僅是一個盟友的“報復”,更是整個金融界的一次集體表態。正如美國財長貝森特所言,華爾街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企業領袖變成政治玩家。這會給公司帶來不可預測的風險,損害投資者的根本利益。
這第一滴血,是資本市場在提醒馬斯克:你的商業帝國,才是你最脆弱的軟肋。
如果說華爾街的反應是冰冷的商業邏輯,那么特朗普本人的回擊,則是一場充滿個人色彩的輿論風暴。這位總統在自己的社交平臺“真實社交”上,用他最擅長的、極具羞辱性的語言,將曾經的盟友馬斯克形容為一場“火車事故”,一堆“徹底脫軌失控的火車殘骸”。
他嘲諷馬斯克忘恩負義,尖刻地指出:“沒有政府的巨額補貼,特斯拉早就破產了!”這番話,無疑是在提醒所有人,馬斯克的商業帝國,建立在何等脆弱的政商關系之上。
這不再是政策辯論,而是一場赤裸裸的人格謀殺。當然,馬斯克也并非善茬。他深諳流量密碼,懂得如何利用自己掌控的輿論場進行反擊。從匹諾曹的表情包,到建黨支持率的投票,他用一種更年輕、更互聯網化的方式,塑造著自己“反抗者”的形象。
這場戰爭,迅速演變成了兩個超級“網紅”,在各自的粉絲帝國里,進行的一場關于形象、聲望和動員能力的終極對決。個人恩怨與資本博弈之外,馬斯克真正要面對的,是美國政治那座堅不可摧的系統性囚籠。
美國的“贏者通吃”選舉制度,天生就是為兩黨制設計的。它像一臺精密的絞肉機,無情地碾碎任何無法在選區內獲得相對多數票的第三方勢力。1992年的羅斯·佩羅,曾以獨立候選人身份豪取近19%的普選票,聲勢浩大,最終卻因未能在任何一州獲勝,而沒能拿到一張選舉人票。
歷史的教訓冰冷而殘酷。更致命的是,馬斯克的出現,讓原本勢同水火的民主、共和兩黨,罕見地找到了共同的敵人。
民主黨陣營迅速開動宣傳機器,試圖將“美國黨”與極端、陰謀論的標簽綁定,在輿論上將其孤立。而共和黨則更為直接,特朗普公開威脅,要動用《國防生產法》來重新審查SpaceX價值220億美元的政府合同,甚至拿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安全認證開刀。
??怂剐侣勔呀涢_始播放攻擊性廣告,反復向選民灌輸一個簡單的邏輯:“投給第三黨,就是浪費你的選票?!?/p>
這場戰爭,早已超越了馬斯克與特朗普的個人恩怨。它是一面鏡子,照出的是金錢、權力和個人意志在美國這片土地上,如何相互糾纏、撕裂,最終重新定義游戲規則的冰冷現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