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校地合作,助力鄉村振興,7月7日,遵義職業技術學院“三下鄉·返家鄉”社會實踐團隊赴桐梓縣官倉鎮開展座談交流、實踐基地授牌及系列服務活動。
社會實踐團隊。
座談會上,校地雙方圍繞“三下鄉”社會實踐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展開交流。學院將以此次“三下鄉”為媒,充分發揮高職院校技能人才優勢,在產業幫扶、文化傳播、生態治理等領域為官倉鎮提供常態化服務,攜手打造“高校賦能地方,地方反哺育人”的良性循環。會上,官倉鎮相關干部還詳細介紹了當地農業產業結構、旅游業發展現狀等基本情況。
座談。
隨后,雙方舉行了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基地授牌儀式。該基地將為學院青年學子搭建服務鄉村、錘煉本領的重要平臺。下一步,學院將依托基地,結合專業特色,定期開展科技推廣、技術培訓、農業服務、電商培育、基層服務等實踐項目,持續為地方發展注入智力支持。
授牌。
活動當天,社會實踐團隊還參觀了學院優秀校友張元興創辦的現代農業示范基地。作為學院1997屆畢業生,張元興依托官倉鎮特色經果林產業,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優質水果,其種植的“官梨”在2023年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一村一品”。張元興情系家鄉,致力于鄉村振興的建設中,通過“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周邊200余戶村民增收。在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張元興向師生們分享了“品種改良”“政府助農”等創業經驗。
現代農業示范基地。
張元興分享創業經驗。
“看到學長扎根鄉村的成果,我們更加堅定了要學好專業并投身于鄉村振興的決心。”參與實踐的同學感慨道。
深入田間地頭。
后續,“三下鄉”團隊將在官倉鎮開展為期一周的技術助農、電商助農、兩清兩改兩治理、專題宣講等專項服務。學院將以“三下鄉”社會實踐基地為抓手,持續深化“實踐育人+社會服務”雙促模式,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文/圖 遵義職業技術學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