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妍
當河湖長與檢察長攜手,湖州在河湖治理領域,又邁出了制度創新的重要一步。在7月8日舉行的湖州市“河湖長+檢察長”協作機制推進會上,市水利局、檢察院共同簽訂《關于全面開展湖州市“河湖長+檢察長”協作的實施意見》,旨在進一步發揮檢察機關公益訴訟職能作用,以法治力量破解河湖治理難題,推動河湖治理和生態保護水平再上新臺階。
湖州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湖州市河網密布,湖泊眾多,全市共有6852條河道、203個湖泊、155座水庫、623座山塘,水面率保持在7.4%,是典型的江南水鄉。20多年來,依托河長制,有力解決了違法占用水域、污水直排、非法捕撈等一批河湖重大問題,全市水環境面貌得到了顯著改善。但在推進涉水問題中也發現,一些河湖問題整改過程中存在部門職責交叉、協調較難甚至拒不整改等情況。
為不斷提升河湖管護水平,2020年,湖州長興縣在浙江省率先探索“河湖長+檢察長”協作,打通部門壁壘,搭建數字協同平臺,進一步提升涉水領域重大問題解決效率。從探索情況來看,河長辦與檢察機關深度合作,實現了檢察監督的剛性約束與河湖治理的精準需求相融合,有力推動解決河湖“老大難”問題。
為著力解決涉河湖重大問題,推進河湖環境持續向好,今年,湖州市在總結長興探索經驗的基礎上,出臺《關于全面開展湖州市“河湖長+檢察長”協作實施意見》,在全域范圍內開展“河湖長+檢察長”協作,推動河湖系統治理,提升河湖保護法治化水平。
“依托‘河湖長+檢察長’協作機制優勢,我市將對跨區域污染治理難、岸線歷史遺留問題處置難、問題整改推進難等痛點堵點,開展聯合調查、聯合督促、聯合評估等協作,力求各類問題整治取得實質性進展?!焙菔兴窒嚓P負責人介紹,下一步還將不斷打通數據壁壘,確保涉河湖問題線索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研判、第一時間移送、第一時間處置,提升問題發現和解決的效率;聚焦重點流域、敏感水域、問題高發區域,常態化推進聯合巡查,并通過開展專項監督整治行動,形成“發現—交辦—整改—反饋—銷號”的閉環管理;針對河湖治理中的新情況、新問題,也將共同研究破解難題的路徑,在協作中強化履職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