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江西吉安新干縣一家華萊士快餐門店內,許多老人扎堆蹭空調、聊天的視頻引發熱議。據極目新聞報道,該華萊士門店一工作人員稱,這家店去年開業后,夏天一直有很多老人過來,在店里吹空調、聊天。她表示,喇叭喊也沒有用,說什么老人們也不聽,“趕也趕不走”。當地政府工作人員表示,6日上午已派人處理,做了老人思想工作,下午也派人去了,老人們已被勸走。
炎炎夏日,高溫不僅帶來身體上的不適,更可能危及老年人的健康。倘若家中空調成為奢侈,社區若再缺乏避暑空間,快餐店的免費空調便會成為“救命稻草”。這種現象背后,恐怕還是地方公共服務體系在高溫應對上的不足。老人與商家間的沖突背后,是人們避暑納涼的現實需求與公共服務供給并不匹配的深層次問題。商家的無奈需要理解,更要消解。快餐店作為商業經營場所,座位有限,營業期間需服務于有消費的顧客。老人長時間占位蹭空調,勢必影響正常經營、壓縮盈利空間。店家舉喇叭驅趕,是維護商業秩序的無奈之舉。商業場所本就不是公共服務機構,讓其承擔公共服務不足帶來的后果,顯然有失公允。
面對這一問題,政府工作人員“勸離”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需深入探究背后的具體原因,拿出可行的解決方案。更重要的是,在財政允許范圍內,完善公共服務供給,加大對公共避暑場所的投入與建設。比如在社區、街道增設更多免費且舒適的納涼點,配備空調、座椅、飲用水等基本設施;再比如,整合圖書館、文化館、老年活動中心等現有公共資源,延長開放時間,避暑的公共空間多了,自然就不會擠在商業經營場所。
解決老人扎堆蹭空調問題,還可以建立政府、商家與社會的協同機制。比如,通過政策引導,鼓勵商家在能力范圍內提供一定便利,如設立特定時段的公益納涼區;對積極參與公共服務的商家給予適當補貼或政策優惠。社區也可以發揮作用,組織志愿者對避暑老人進行管理與服務,避免因人員聚集產生矛盾與安全隱患。說到底,這看似是一件小事,卻考驗著部分地區公共服務體系的完善程度與社會治理的精細化水平。唯有政府主動作為,補齊公共服務短板,才能既保障老年人的避暑需求,又維護商家的合法權益,讓各地在炎炎夏日里既有溫度,又不失秩序。
(紅星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