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彭祎)遠視儲備正常,卻一直說自己“看不清黑板”,今年7歲的慧慧(化名)受“近視”困擾長達兩年之久。直到今年,父母帶她來到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進行檢查,并進行了數月的視覺訓練,慧慧的視力才得到明顯提升,這場持續兩年的視力“迷局”也終于迎來破局。
兩年前,5歲的慧慧第一次向父母吐露了“看不清黑板”的困擾。父母不敢怠慢,立即帶她前往當地醫院檢查。結果顯示慧慧的遠視儲備處于正常范圍,這讓父母松了一口氣,以為問題不大,便帶女兒回家繼續觀察。然而現實并未遂人愿,慧慧依舊反饋“看不清黑板”,老師更是特意將她的座位調到靠前的位置,可是依舊收效甚微。
今年,擔憂女兒學習被視力拖累的父母帶著她來到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尋求進一步診療。該院斜視與小兒眼科蔡春艷副主任醫師接診后,為慧慧進行了全面細致的檢查。檢查后發現,原來慧慧“看不清”的根源竟是因為視功能異常——她的雙眼在協同工作、聚焦調節等方面存在障礙,如同精密的儀器內部齒輪咬合不嚴。
“許多家長只關注孩子是否近視,遠視儲備是否足夠,卻忽略了視功能這一基礎能力。”蔡春艷主任指出,“視功能異常的孩子,即使單眼視力表檢查結果尚可,在實際用眼場景中也會出現視物模糊、疲勞、甚至閱讀困難等癥狀,嚴重時會影響學習和生活。”她強調,面對視功能異常這一潛在威脅,早期發現和干預至關重要。
針對慧慧的情況,蔡春艷副主任醫師精心制定了一套個性化的視覺訓練方案。基于慧慧雙眼協調能力不足的精準“復健”。方案包括使用特殊棱鏡、調節反轉拍等工具進行雙眼視軸訓練,以及精細目力追蹤任務。令人欣喜的是,經過系統、連貫的視覺訓練,慧慧的視力迎來了顯著效果——左眼視力從0.5提升至1.0,右眼從0.6提升至1.0,壓在一家人心頭兩年的石頭終于落了地。
“許多家長存在誤區,認為孩子看不清就一定是近視或度數加深。”蔡春艷主任強調,視功能異常常被傳統驗光遺漏,卻直接影響學習效率與視覺舒適度。她特別提醒,若孩子出現持續視物模糊、閱讀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排斥近距離用眼等情況,即使常規視力檢查“正常”,也應考慮進行專業視功能評估。
蔡春艷主任介紹,傳統的視力檢查只能檢測出近視度數,無法發現視功能異常問題。因此她建議,除了常規視力檢查外,近視患者尤其是青少年,應定期進行全面的視功能檢查,包括調節功能、集合功能等。
“一旦發現視功能異常,應及時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和治療。”蔡春艷主任說,“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視覺訓練,通過特定的訓練方法和儀器,改善眼睛的調節、集合和融像功能;配戴合適的功能性眼鏡,幫助眼睛減輕負擔。”此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習慣也有助于保護視功能。比如,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遵循“一拳一尺一寸”原則;控制用眼時間,每用眼40分鐘休息10-15分鐘,可通過遠眺、做眼保健操等方式放松眼睛;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每天保證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讓眼睛充分接觸自然光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