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幼兒園里那些五顏六色、吸引小朋友的卡通饅頭、彩色點心,竟然藏著劇毒的陷阱?!
甘肅天水培心幼兒園,玩起了下三濫的招數——直接把工業用的彩繪顏料摻進了給孩子吃的面點里!結果?多名孩子檢查出血鉛異常!現在8個黑心肝的被抓了,但這案子撕開的,哪是什么“黑洞”,簡直是兒童食品安全的煉獄入口!
鉛中毒,對小孩來說,就是終身殘疾的隱形殺手!為啥?小孩身體吸收鉛的能力是咱大人的5倍!吃進去的毒,有一半都能賴在身體里。大人還能排出去九成,小孩呢?只能排出三分之二!剩下那些毒鉛,就像釘子一樣扎進骨頭和牙齒里,一輩子都趕不走!天水這幫人用的工業顏料,鉛含量爆表,直接攻擊孩子最金貴的大腦神經。世界衛生組織說的清清楚楚:鉛毒孩子,沒有安全線!哪怕一丁點,都可能讓孩子變笨、多動、長不高!這損失,拿什么賠?拿命賠嗎?
最可氣的是什么?
幼兒園后廚那幫人,買這毒顏料就跟買包鹽似的!網上隨便下單,成分?看都不看!管他能不能吃!這種對食品安全近乎于零的敬畏心,暴露出的就是民辦幼兒園從業人員專業素養的嚴重塌方!他們腦子里想的,大概只有“顏色夠不夠艷,能不能哄住家長和孩子報名”。鉛毒進去了,就算以后能排一點(效果還很有限),對神經造成的損傷,那就是板上釘釘,修不好了!孩子的未來,就被這些彩色饅頭給啃掉了一大塊!
“彩色陷阱”,這名字真TM貼切!幼兒園管理者太懂怎么抓孩子眼球了——高飽和度的顏色,就是最有效的“食欲誘餌”。可他們呢?選擇用工業毒藥來制造這場虛假的“視覺盛宴”!咱們國家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白紙黑字寫著:工業顏料,滾出廚房!可偏偏,幼兒園的后廚成了監管的真空地帶、法外之地!
家長怎么防?擦亮眼!
1. 顏色太妖別碰!尤其是藍的、紫的、綠的,鮮艷得不像人間該有的食物色。天然食材哪能那么“完美無瑕”?想想真的紫薯饅頭,是不是帶點灰,顏色還不均勻?那種均勻得跟打印出來似的艷紫,九成九有問題!
2. 聞著刺鼻快扔掉!有股子化學味、油漆味?別猶豫,絕對不正常!食物就該是食物本身的香味。
3. “三無”產品直接pass!包裝上連個正經的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SC編號)都沒有?那就是野路子來的,風險極高!
抓8個人就完了?遠遠不夠!這案子像照妖鏡,照出三重妖:
1. 法律是劍,但得揮到位!抓人判刑是必須的(按《食品安全法》第34條,生產有毒有害食品,夠他們喝一壺的)。但更要命的是,很多民辦幼兒園供餐搞“以包代管”——外包出去就當甩手掌柜了!家長送孩子去是學知識的,不是去當“小白鼠”試毒的!家長有權也有責任問問:廚房是不是“明廚亮灶”?做飯的地方跟孩子玩的地方是不是嚴格分開的?
2. 監管是瞎的嗎?采購毒顏料、做成毒食物、日常沒人查——整個鏈條爛得透透的!這哪是簡單的疏忽?這是基層監管的嚴重缺位和失職!顏料能隨便買,廚房能隨便搞,日常檢查流于形式?孩子肚子疼、注意力不集中、老說累,這些可能是鉛中毒的信號啊!家長要是發現孩子有這些情況,別猶豫,趕緊要求查血鉛!可疑的彩色食物?拍照、留樣!這都是證據!天水官方倒是認了,說“監管培訓嚴重不足”,呵呵,早干嘛去了?光排查整改就夠?追責呢?
3. 利益驅動下的喪心病狂!說到底,就是為了招生,為了錢!用孩子的健康甚至智力發育,去換招生廣告上那點虛假的“吸引力”?良心被狗吃了嗎?!教育者的底線在哪里?這比單純的食品安全事件更惡劣,這是對教育神圣性的褻瀆!
亡羊補牢?我們更要筑起銅墻鐵壁!
家長別當“局外人”!*積極參與幼兒園的膳食委員會!別光聽匯報,要搞“突然襲擊”去看廚房!看看原料、看看衛生、看看操作!你的孩子在里面吃飯,你有這個權利和義務!發現問題?當場提,別怕得罪人!
社會監督不能停!看到可疑的校園食品?馬上舉報!教育部有“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的舉報通道,用起來!
法律必須升級!光靠《食品安全法》還不夠。強烈建議把兒童食品安全專門寫進《未成年人保護法》!在學校食堂搞個“食品黑名單制度”,出過問題的供應商、添加劑,永遠禁入校園!對涉事幼兒園和相關責任人,處罰要狠到讓他們刻骨銘心,罰到傾家蕩產,終身禁入行業!
甘肅天水的“彩色毒饅頭”,是一記響亮的耳光,抽在整個社會的臉上!它用最殘酷的方式告訴我們:當教育機構開始用孩子的健康和未來當籌碼,去博取那點可憐的招生業績時,我們必須用最鋒利的法律之刃、最嚴密的監管之網、最廣泛的公眾監督,筑起一道不可逾越的防線!
因為,沒有任何一種商業利益,沒有任何一所幼兒園的“業績”,值得拿一代孩子的智力發育和終身健康去交換!
這防線,必須固若金湯,必須讓后來者望而生畏!為了孩子,我們輸不起,也絕不能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