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瞳
后臺回復“聽課”,聽免費課程
后臺回復“寫作”,加入寫作群
大家好,我是夏天,是湯小小老師寫作班2025年卡學員。
我開始有收益,是在2025年2月份。因為加入了圈子,需要打卡19天,我開啟了19天的日更之路。
然后在某一天,我寫的《六姊妹》劇評,在公眾號居然有了5萬多的閱讀量,在小紅書也有了26萬多小眼睛。這對于寫作大咖來說,一點不算什么,可對我這個佛系寫作新人來說,很激勵我。
我將自己的一些心得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01定目標,調心態
這個話題,老生常談,但依然有很多人因為心態崩了而半途而廢。
但寫作這條路,不是看你走得多快,而是看你走得多遠。
目標決定你能否開始,心態決定你能走多遠。
沒有目標,容易渾渾噩噩,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不管是日更,又或者只是每天300字,都要有個目標。
定目標的時候,要切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能投入的時間、自己前期的寫作水平、輸入的時間等等,這些都會影響你的目標是否能實現。
如果好高騖遠,就會提前透支自己,然后容易直接放棄。如果目標太低,又會停滯不前,達不到效果。
定了目標,就要調整心態。
很多小伙伴在寫稿的時候,容易以數據為風向標,尤其是自己做賬號。看到數據好,動力就很足,看到數據不好,就懈怠甚至放棄。
數據其實是用來幫助我們分析自己的不足,然后不斷進步的,但如果我們被數據綁架,就會焦慮、頹廢、然后放棄。
我剛做公眾號時,閱讀量一直都很低,但我不看數據。
一是我知道我的文章質量還不夠好,我需要做的是提升寫作能力。二是我才剛開始寫作,每天投入的時間不超過1個小時。
在這有限的付出里,我知道,我吃不下那個胖子。
不過就因為不看數據的習慣,每次看數據,總會有驚喜等著我。
不會因為自己數據不好,就覺得自己不適合寫作,也不會因為自己數據不好,別人數據好而否定自己。
數據只是寫作過程中能給我們反饋的內容之一,但最重要的反饋,應該來自我們的內心,來自我們因為寫作得到的成長和鼓舞。
我們只要確定,一直在努力,就不擔心自己沒有成績。
不要因為自己跑得慢就否定自己,只要跑起來,一定比走快。
02學方法,促提升
有目標有行動,但要想有成長收獲,少不了方法。
方向對了,做事總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知道賬號方向、運營賬號方法、賬號新玩法等等這些,對一個新人來說,很重要。能走捷徑的時候,一定不要自己摸索。
因為工作原因,我平時也需要寫寫東西,但是和自己寫自媒體文差別很大。不管是自媒體文還是工作寫文,其實指導必不可少。
2月份,梅蓓老師在提高班群里,問是否愿意寫稿,李砍柴的文,剛好我有時間,就積極報名了。
第一次寫投稿文,思路不清、邏輯混亂、數據不知道哪里找。
我一面找資料,一面學習征稿平臺的上稿文章。
每次遇到想不明白的,就及時找梅蓓老師。老師很有耐心,一遍遍解答,還給我一些意見。
就這樣,我終于寫出了初稿。
后來,老師帶著我改標題、改邏輯,細致到改標點。好像回到了高中改作文的時候,很震驚,也很感動。
改之后的稿子,簡直大變樣。
在這次改稿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思維敏捷,但寫稿想到什么就寫什么,文章邏輯性不強,不夠嚴謹。
發現這些優點和不足后,我在寫稿的過程中,就有意識的改變,然后應用到我的公眾號寫文里,2月份,陸陸續續出現破萬閱讀的文。
雖然改稿很痛苦,有時甚至面目全非,但每次過稿,對寫作能力是一種極大的提高。
自己盲目寫稿容易自娛自樂,找不到自己身上存在的寫作痛點。
有老師的指導、和同頻的人一起成長,困難總是能迎刃而解。
方法技巧決定了我們的文章是否能夠吸引讀者。
比如,標題的取法、文章架構、賬號運營、熱點等等,有人指導,總能少走很多彎路,也能給予我們很多正向反饋。
我剛開始學做公眾號,在瑪麗老師班上。開始學寫新媒體的我,文章標題總是跟高中作文很像,即使我寫劇評。
我把我的文章發給老師,老師幫忙修改,并指出了標題的不足,還給了標題例子。
當時我寫邊水往事,我想寫猜叔,我的標題是《邊水往事》如果不是沈星和他在昂吞兌的酒里做了手腳,但拓永遠不知猜叔的算計有多狠。
老師修改后,標題是《邊水往事》如果不是沈星和他在昂吞兌的酒里做了手腳,但拓永遠不知,貌巴的死有多不值得。
一直個位數到兩位數閱讀量的號,突然跑到了4000多,那個時候,很震驚,也才領悟到老師說的標題的重要性。
后來,我公眾號更新斷斷續續,到2月份,因為參與老師圈子里的日更打卡,我運用老師教的標題起法,出現了5萬+爆款文,這是我第一次出現萬+的爆款文。
文章鏈接是:《六姊妹》:看懂老五3萬塊眼睛不眨吃喝玩樂,才知老四拿出存款19489.5元給方濤創業,還討不到好的原因
有人可能會想,報班都是要花錢的,自己寫的可能報班錢都掙不回。
這也不是不可能,如果都不開始做,那就什么可能都沒有,如果開始做了,就有了無數可能。
我的心得是,只要在自己的風險范圍內,就大膽嘗試。抓住當下,抓住自己想做的,就是一種收獲。
人生總是不斷成長的過程,沒有什么一成不變,也沒有什么永恒。
學習也一樣,自媒體在發展,我們學方法、學技巧,另一個方面,也是提前獲得信息差,然后做超前者。
在做的過程中,我們會遇上超前者需要遇上的困難,也會享受到超前者的喜悅。
就如AI、deepseek等等一些工具的使用,與其自我胡亂摸索,不如跟著專業指導使用。
03堅持輸出
所有的方法、技巧、目標等等,前提都是要寫。
如果不寫,就不知道你能寫出來什么,也不知道你的水平有多少。
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唯有做,才有出路。
我喜歡看小說,在沒有寫作的時候,經常吐槽別人哪里寫得不好,后來自己學寫作,發現自己簡單的對話都寫不好。
剛開始學寫作的時候,1000字2個小時,感覺CPU都燒干了,還是各種錯亂、各種語病。
公眾號寫了100篇以后,發現1000字也不是那么多了。
堅持寫之后,我形成了堅持輸入、學著輸出的習慣。
慢慢的,很多負面情緒,也在寫作過程中被消解了。
當我堅持輸入輸出后,寫作就成了我每天必做的事情。把熱愛的事情,一直堅持做的時候,渾身都是滿滿的能量。
看別人的做,就會覺得很簡單,唯有自己做了,才會知道堅持的意義。
喜歡寫作的朋友們,動起來吧!
希望我的分享,能帶給你們一點點收獲。
作者介紹:
曉瞳,湯小小寫作班學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