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隨著160萬尾褐牙鲆魚苗順著專業導流通道傾瀉入海,長海縣2025年漁業增殖放流工作正式拉開序幕。
據悉,這是長海縣漁業部門科學謀劃、精心部署,以實際行動為海洋生態“加油”,為漁業發展“續航”的初步成果。為保障魚苗“放得活、長得壯”,縣漁業部門下足功夫。
此次投放的褐牙鲆魚苗規格均超5公分,投放前還對海域水質、水溫等環境條件進行全面檢測評估。從魚苗選購、運輸,到最終放流,每個環節都嚴格把關,確保增殖放流工作科學規范、高效有序。
現場漁民代表陳國忠難掩激動:“看著這些活蹦亂跳的小家伙游進大海,就像種下了‘希望的種子’,以后出海捕魚心里更有底了。”
據悉,此次增殖放流活動將持續3天,放流區域覆蓋大長山島、小長山島、廣鹿島、獐子島、海洋島五大島嶼周邊優質海域。420萬尾褐牙鲆魚苗將分批次有序投放,進一步優化海洋生物鏈,促進生態平衡。
根據大連市海洋發展局《2025年度大連市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工作方案》要求,今年長海縣漁業資源增殖放流任務總計535萬尾。除已啟動放流的420萬尾褐牙鲆魚苗外,后續還將投放115萬尾許氏平鮋魚苗,為海洋生態注入更多活力。
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陸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