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國各地全面進入主汛期,強對流天氣和雷電活動頻繁,雷電災害及其引發的次生災害發生風險上升,防雷減災形勢嚴峻。為督促相關企業落實防雷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增強全社會防雷安全意識,近日,中國氣象局公布5起防雷領域行政處罰典型案例,以案釋法、以案促改,強化防雷安全警示教育。
案例一:某乙級公司掛靠甲級公司雷電防護裝置檢測資質證案
2024年5月,廣東省深圳市氣象局在依法檢查某排水公司雷電防護裝置檢測資料時,發現甲級公司提供的檢測活動現場照片中,兩名檢測人員外貌與乙級公司的工作人員高度相似。經查,乙級公司向甲級公司支付管理費后,借用甲級公司資質并冒用其名義開展檢測業務;甲級公司收取費用,違法出借資質證。兩公司存在出借、掛靠雷電防護裝置檢測資質證的行為。根據《氣象災害防御條例》第四十五條和《雷電防護裝置檢測資質管理辦法》第三十六條規定,深圳市氣象局分別對兩家公司作出罰款和沒收違法所得的行政處罰。
分析點評:雷電防護裝置檢測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個別單位在不具備相應資質的條件下,通過掛靠、租用等違法手段開展檢測業務,既破壞了市場秩序,也埋下了安全隱患。在本案中,氣象主管機構對兩家公司分別予以懲戒,為今后同類案件的辦理提供了參考。
案例二:某項目雷電防護裝置未經設計審核擅自施工案
2024年4月,上海市氣象局在對某化工項目進行雷電防護裝置竣工驗收時,發現該項目雷電防護裝置設計未經氣象主管機構批準,涉嫌存在未經設計審核擅自施工的違法行為。經查,該項目確實存在未經設計審核擅自施工的違法行為,違法事實確鑿。上海市氣象局根據《氣象災害防御條例》第四十五條的規定,對其作出罰款的行政處罰。
分析點評:此類違法行為具有一定的隱蔽性,本案通過對行政許可事項的審查,發現了違法線索,確保了監管職責落實到位。本案另一個特點是,在實施行政處罰的同時,依法補辦了許可事項,處罰與許可相銜接的機制在嚴格監督管理和優化營商環境的動態平衡中起到了積極作用。
案例三:某公司雷電防護裝置檢測弄虛作假案
2024年5月,河北省承德市氣象局執法人員在運用數字化監管平臺開展防雷安全監管時,發現某公司開展的雷電防護裝置檢測項目存在異常。經查,在數字化監管平臺記錄的檢測時間段內,該公司檢測人員并未進入作業區開展檢測,檢測報告與實際情況不符,系弄虛作假。根據《氣象災害防御條例》第四十五條以及《雷電防護裝置檢測資質管理辦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承德市氣象局對該公司作出罰款并沒收違法所得的行政處罰。
分析點評:在本案中,氣象主管機構通過數字化監管方式精準鎖定案件線索。調查取證時,啟動部門聯合執法協作機制,商請公安部門調取指定時段監控錄像,取得了關鍵證據。此案的查處對雷電防護裝置檢測弄虛作假行為形成了有效震懾,也展示了數字化監管與跨部門協同在提升執法效能方面的顯著作用。
案例四:某公司無資質從事雷電防護裝置檢測案
2024年4月,江蘇省鹽城市氣象局執法人員在對某加油站開展日常檢查中發現,該加油站提供的雷電防護裝置檢測報告由某工程質量檢測公司出具。經查,該公司未取得氣象主管機構頒發的資質證,系無資質從事雷電防護裝置檢測。根據《氣象災害防御條例》第四十五條規定,鹽城市氣象局對該公司作出罰款的行政處罰。
分析點評:《氣象災害防御條例》第二十四條明確規定,從事雷電防護裝置檢測的單位應當取得氣象主管機構頒發的資質證。在本案辦理過程中,鹽城市氣象局向該公司進行普法宣傳,明確了檢測資質許可制度,并督促其強化氣象法律法規和標準的學習,提升防雷檢測行業法治意識。
案例五:某公司提供虛假材料申請雷電防護裝置檢測資質案
2024年3月,寧夏回族自治區氣象局執法人員在對某公司雷電防護裝置檢測乙級資質申請進行現場核查時發現,該公司涉嫌提供虛假材料。經查,在該公司提交的申請材料中,用于佐證技術負責人從業時間和從業經歷的部分材料確屬偽造。鑒于該公司系初次違法,危害后果輕微,并主動糾正了相關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寧夏回族自治區氣象局對該公司作出不予處罰的決定,并對該公司主要負責人等當事人進行了教育。
分析點評:雷電防護裝置檢測資質是從事防雷檢測活動的準入關口。氣象主管機構落實行政處罰法有關制度,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既有效維護了資質認定的嚴肅性,又引導激發了市場主體遵守氣象法律法規,主動采取消除危害措施的自覺性,達到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來源:中國氣象局網站
自然界中的雷電不可能消失
人類對技術進步的向往和沖動也不可能終止
技術進步帶來的潛在威脅
只能靠技術的繼續進步來解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