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企業耍小聰明,偽造文件偷賣中國稀土給美國軍工,結果被中方抓個正著。莫迪卻跑到金磚峰會上大倒苦水,暗指被中國卡脖子。
近日,印度總理莫迪出現在巴西金磚國家峰會上,他繞著圈子,陰陽怪氣地談到中國,聲稱金磚國家應該團結起來,確保關鍵礦產和技術供應鏈的可靠性,同時呼吁不得用這些資源作為政治對手間的“武器”。這話聽起來含沙射影,顯然劍指中國,滿滿的火藥味。
【莫迪當著金磚10國的面大倒苦水】
事情還得從今年4月說起。那時候,為了對抗特朗普的“對等關稅”,中國開始對稀土出口實施管制。這下,印度的稀土進口行業可是叫苦不迭,喘不過氣來。表面上看,莫迪在金磚峰會上打太極拳的姿態也算不上出乎意料,畢竟他正愁著印度汽車行業該怎么維持下去呢。
都說中國在稀土領域的地位不容小覷。憑借在全球擁有90%以上的稀土永磁體加工能力,中國已經成為拉動全球稀土市場的“發動機”。
而印度呢?雖說儲量排名世界第三,擁有約690萬噸的稀土儲備,但無奈技術水平跟不上趟,自家的稀土開發利用如同紙上談兵。這導致許多印度電動汽車生產必需的部件還是得求助于中國,現實就是如此骨感。
【印度多家汽車制造商或面臨停工待產】
其實,印度國內對于稀土的需求并不是一天兩天了。印度媒體《德干先驅報》就報道了這一局面:如果稀土永磁體的短缺問題無法妥善解決,那么從今年8月起,多家汽車制造商可能要停工待產。
印度工業聯合會主席梅馬尼更是坦言,情況比看上去還要棘手。為了擺脫這種依賴,印度也是想了不少轍,但效果依舊不甚理想。
當然,這其中的矛盾心態也很突出。一方面,印度軍方常常渲染“中國威脅”,以此為借口謀求更多國防經費,甚至一度喊出摒棄中國零部件的激進口號。
另一方面,印度工業界卻對依賴中國供應鏈這一事實心照不宣。盡管印度官方已確認正在與中方展開接觸,以探尋解決稀土供應問題的途徑,然而其態度依舊顯得頗為糾結。
【中國稀土出口管制并非針對某個國家】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稀土出口管制并非針對某個國家,而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和履行國際義務的一貫政策。中方的立場從未改變:只要申請符合法規要求,出口許可證發放是透明且依法的。
而印企眼巴巴盼著稀土出口許可證,卻始終沒有等到,問題的根源壓根不在中方,而是印企自身埋下了“禍根”。
據悉,印度企業在申請稀土出口許可時,炮制了30多份虛假的《最終用途承諾文件》,對外宣稱進口稀土是用于“民用電動汽車制造”這類和平性質的領域。
但真實情況卻是,這家企業把從中國購進的120噸稀土磁鐵,偷偷轉手賣給了美國的軍工企業,借此賺取了豐厚的溢價利潤。目前,中方已經把這家涉事企業拉入了黑名單。
【印企偷賣中國稀土給美國軍工】
而印度企業的這種做法,無疑開了一個極其惡劣的先河,嚴重破壞了既定的貿易規則與秩序。鑒于此,中方必然會對其國內其他企業的申請加大審查力度。而為了杜絕此類不良現象再次發生,中方在今年6月正式啟用了稀土磁鐵出口追蹤系統。
然而,印度政府不僅沒有正視自己國內企業的問題,反而在國際場合上抹黑中國,試圖通過這種方式在多邊框架內施壓。這種策略究竟能帶來多大實質性收益,答案顯而易見。
再看莫迪在金磚峰會上的表現,這一策略的背后難免有向美西方示好的成分。在一系列國際組織中唱反調,或許是印度展露其獨特價值的一種姿態,但這種姿態是否能長久維系自身利益,仍需打個問號。
【美國為了中國稀土做出妥協】
要知道,美國為了中國的稀土產品,還不得不在多個問題上做出妥協。這種情況下,印度如此冒險的外交操作,是否能夠真正獲益?
面對這樣的局面,中國在稀土出口管理上的態度始終如一:只要符合規則,沒有任何國家會被區別對待。而印企今天遭遇的困境,根源在于自身的誠信缺失。
若莫迪政府想要破解當前困境,首先應整頓國內企業的不當行為,讓企業遵守國際規則。同時以更開放的心態看待中印關系,在與中方的合作中拿出足夠的誠意。這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而不是將一切責任推給中國。
否則,繼續與中國保持敵對姿態,只會讓印度的供應鏈危機愈演愈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