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集團此次更換會計師事務所雖符合監管要求,但時機敏感性與市場疑慮也反映出投資者對透明度和治理水平的更高期待。在新一輪國藥系高管入主董事會后,太極集團能否在創新研發與市場拓展中重塑核心競爭力,將成為決定這家老牌藥企重煥生機的核心命題。
曾以藿香正氣口服液這一明星產品享譽市場的太極集團(600129.SH),近期面臨眾多經營挑戰。受制于核心產品銷量下滑、創新產品迭代乏力、管理層動蕩等因素,這家具有50余年歷史的中醫藥企業似乎有些力不從心。
7月8日,太極集團發布公告,宣布擬聘請立信會計師事務所作為其2025年度財務報告及內部控制的審計機構。此前,天健會計師事務所一直擔任其審計工作,并在2024年度為太極集團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圖片來源于:太極集團公告
對于此次會計師事務所的變更,太極集團解釋稱,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已達到相關法規規定的連續聘任年限上限。根據《國有企業、上市公司選聘會計師事務所管理辦法》第十二條之規定,國有企業連續聘任同一會計師事務所的年限原則上不得超過8年,雖經履行法人治理程序及內部決策程序后可適當延長,但最長連續聘任期限不得超過10年。
值得關注的是,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已為太極集團連續提供審計服務達13年之久,遠超上述管理辦法所規定的連續聘任年限上限。而太極集團此前未在規定期限內進行會計師事務所的更換,直到距2025年中期報告發布僅剩月余的事件方才啟動變更程序,引發了市場的疑問。
此外,新任會計師事務所需投入時間與資源重新熟悉太極集團的業務運營、財務體系及內部控制流程。在此過程中,信息不對稱問題可能導致關鍵風險點識別不足,進而加深投資者對太極集團財務透明度的疑慮。
傳統藥遇冷,重營銷輕研發
自國藥集團正式入主太極集團以來,其財務表現曾顯現積極信號。2022年,太極集團實現歸母凈利潤3.54億元,成功實現扭虧為盈;2023年,業績增長態勢延續,全年營收達156.2億元,同比增長10.5%,歸母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實現翻倍增長。然而,這一向好局面未能持續,2024年太極集團經營業績驟然“變臉”。
據其2024年財報披露,太極集團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23.86億元,同比大幅下降20.72%;歸母凈利潤銳減至2665萬元,同比降幅高達96.76%;毛利率亦下滑至39.32%,創近七年新低。進入2025年一季度,業績低迷態勢仍未得到有效扭轉,當季實現營業收入28.28億元,同比下降33%;歸母凈利潤為7454萬元,同比下滑70%,經營壓力持續加大。
從產品維度剖析,太極集團核心產品表現偏弱。以10ml×10支×70盒規格的太極藿香正氣口服液為例,其年度銷量達9236.79萬盒,但同比降幅達35.34%,產量下滑幅度更甚,同比下降51.2%。此外,太極集團在抗感染、解熱鎮痛、鎮咳祛痰及體液補充等重點治療領域的主力產品,如注射用頭孢唑肟鈉、復方對乙酰氨基酚片、復方甘草片及氯化鈉注射液等,均面臨銷量下滑的挑戰,核心產品矩陣整體承壓。
圖片來源于:太極集團2024年年報
盡管小金片、急支糖漿、通天口服液等部分產品仍保持增長態勢,但由于其在整體營收中的占比較低,對業績的提振作用有限。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增長產品多屬集團傳統優勢品種,太極集團近年來在新品研發方面成效有限,缺乏具有市場影響力的爆款新藥。
這一局面從其研發投入數據中可見一斑。2024年,太極集團研發費用僅為2.80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低至2.26%;而同期銷售費用高達32.87億元,約為研發投入的11.7倍。據天眼查數據顯示,自2019年以來,太極集團未再公布新的專利信息,研發成果轉化路徑尚不清晰,創新發展動能亟待增強。這種"重營銷輕研發"的戰略取向,或正持續削弱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圖片來源于:天眼查
新舊領導班子交替
從季度經營數據觀察,太極集團2024年盈利能力呈現階梯式下滑態勢。第一至四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5.05%、-25%、-73.82%及-909.72%,其中第四季度業績斷崖式下跌,營業收入同比減少14.64億元,降幅達42.5%,拖累全年業績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業績波動期恰逢企業關鍵管理崗位交接窗口。2024年6月原董事長李陽春因退休離任,10月董事會完成權力重構,俞敏出任董事長,于宗斌獲聘總經理。從戰略意圖分析,新任領導團隊或存在通過財務規范措施消化歷史包袱的戰略動機,為后續業績修復創造空間。
今年太極集團管理層也持續動蕩。據公告披露,3月3日太極集團董事會同步收悉五名非獨立董事辭呈,隨即完成于宗斌、姜修昌、劉海建、謝友強、李向榮五位新董事的補選工作。當前8人董事會架構中,國藥系背景董事占據5席,重慶國資系占2席,形成國藥系主導、地方國資協同的治理格局。這種股權結構下的管理層更迭,既反映了控股股東強化戰略管控的意圖,也預示著太極集團或將加速推進與國藥體系的資源整合進程。
值得注意的是,國藥集團旗下同時控制中國中藥和太極集團,兩家公司在中藥領域存在業務重疊,例如均生產安宮牛黃丸、銀翹解毒片等產品。這種同業競爭關系可能影響市場公平性和資源整合效率。而在國藥集團2020年10月增資入主太極集團時,明確承諾在交易完成后的五年內,通過資產置換、資產出售、設立合資企業、資產注入、委托管理等方式逐步解決同業競爭問題。如今距離到期日僅剩3個月,市場將持續保持關注。
綜合來看,太極集團此次更換會計師事務所雖符合監管要求,但時機敏感性與市場疑慮也反映出投資者對透明度和治理水平的更高期待。在新一輪國藥系高管入主董事會后,太極集團能否在創新研發與市場拓展中重塑核心競爭力,將成為決定這家老牌藥企重煥生機的核心命題。
作者 | 王昊宇
編輯 | 吳雪
1
2
3
NEWS
NEWS TODA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