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通社《消失中的食物》讀書會第2彈
今晚(7月9日周三)19:30,食通社將聯合貝頁圖書、農民種子網絡帶來《消失中的食物》系列讀書會的第二場線上分享,歡迎預約直播。
圖書導讀
保護食物多樣性的具體實踐有哪些?慢食運動、紅色名錄是什么?遷地保護和就地保護的區別是什么?世界上有哪些種子庫,里面長啥樣?以及作為消費者,我們又能對此做出怎樣的貢獻?
嘉賓故事
“地方老品種如何傳承保護” by劉玉榮(河北涉縣王金莊人,書中“紅嘴糯米”故事的主人公,愛好試種老品種)
“我們生來就是吃野味的” by周晨(阿姆斯特丹大學文化分析學院博士候選人,研究關注生態與食物、鄉村與城市空間)
延伸閱讀
食通社《消失中的食物》系列讀書會詳情:
《我們的食物真的更豐富了嗎?》
《消失中的食物》作者訪談:
《10年跑遍半個地球,只為記錄正在消失的食物》
閱讀提示
1. 共讀活動無需報名,直接進入直播即可;
2. 本書的篇章安排無特定順序,可選讀瀏覽;
3. 本期建議閱讀“野味采摘”和“紅嘴糯米”相關篇章;
4. 歡迎在食通社微店 購書,支持更多食農好書!
今晚19:30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