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這樣一座寺廟——既不在繁華鬧市,也不以金碧輝煌著稱,卻引得武警24小時輪崗駐守,警戒森嚴,猶如國家級機密重地。
游客駐足、香客低語,外人卻難以窺見其真正“分量”。
你以為它供奉的是哪位神佛?錯了,它供奉的“存在”,比想象中更特殊、更敏感,甚至連高層也曾多次過問。
乾隆皇帝第三次來到潭柘寺時,寺里的老方丈指著一棵巨大的銀杏樹說了一個秘密。
每當大清有新皇帝登基,這棵樹的根部就會長出新枝;每當有皇帝駕崩,樹上就會掉下一根大樹杈。
乾隆聽完半信半疑,讓人查驗了康熙、雍正兩朝的記錄,發現竟然分毫不差。
這棵銀杏樹種在唐朝貞觀年間,已經活了1300多年。
樹高24米,需要六七個成年人才能合抱。
乾隆當場給它封了個"帝王樹"的名號,這是歷代皇帝給植物的最高封號了。
1960年代初期,末代皇帝溥儀來到潭柘寺游玩。
走到帝王樹下時,他指著西邊一根長歪了的矮樹枝,苦笑著對隨行人員說:"這根歪脖子樹枝就是因為我這個末代皇帝不成器,所以才長成這樣。"
在場的人聽了都沉默不語。
這棵千年銀杏每到秋天,金黃的葉子從高空飄落,像是給大地鋪上了一層黃金地毯。
北京人都知道,看銀杏葉最美的地方就是潭柘寺。
潭柘寺的齋堂里擺著一口巨大的銅鍋,鍋沿被磨得锃亮。
這口鍋背后藏著一個讓人感動的故事。
很久以前的一個大旱之年,莊稼全都枯死了,饑民們拖家帶口來到潭柘寺求助。
寺里的和尚們把所有的糧食都拿出來煮粥,可是饑民太多,一鍋粥根本不夠分。
眼看著還有大批饑民喝不到粥,和尚們急得團團轉。
寺里養著兩條蛇,一條叫大青,一條叫二青。
它們常年聽經念佛,已經通了靈性。
看到饑民們餓得奄奄一息,兩條蛇悄悄爬進了粥鍋里,用自己的身體化作食物,救活了所有的饑民。
從那以后,這口鍋就有了神奇的能力——不管來多少人喝粥,鍋里的粥總是喝不完。
老百姓把這個現象叫做"潭柘寺的粥鍋,添人不添米"。
為了紀念兩條青蛇,和尚們給它們塑了像,供奉在寺里。
潭柘寺的觀音殿里,有塊看起來普普通通的青磚。
仔細一看,磚面上有兩個深深的腳印。
這是元朝妙嚴公主留下的。
妙嚴公主是忽必烈的女兒,從小跟著父親南征北戰。
她親眼看到戰場上尸橫遍野,百姓因為戰爭妻離子散。
每次打完仗回到營帳,她都會做噩夢,夢見那些死去的人向她索命。
終于有一天,妙嚴公主再也忍受不了內心的煎熬。
她跪在父親面前說要出家,為戰爭中死去的人念經超度。
忽必烈拗不過女兒,只好同意她到潭柘寺出家。
妙嚴公主每天凌晨三點就起床,站在這塊青磚上念經拜佛。
春夏秋冬,風雨無阻。
時間長了,堅硬的青磚上竟然被她踩出了兩個腳印。
寺里的和尚們被她的虔誠感動,把這塊磚供奉起來,稱為"公主拜磚"。
每年三四月份,潭柘寺都會擠滿賞花的游客。
他們不是來看桃花梨花,而是來看一種特別的玉蘭花。
明朝的時候,有個南方來的官員帶了兩棵玉蘭樹苗送給潭柘寺。
和尚們種下后發現,這兩棵玉蘭開的花竟然是紫色中帶著白色,像極了三國時期的美女大喬小喬,于是給它們起名叫"二喬玉蘭"。
北方的氣候寒冷,紫玉蘭很難存活。
可是潭柘寺的這兩棵不但活了下來,還一活就是400多年。
每到花期,紫白相間的花朵掛滿枝頭,香氣能飄到幾里地外。
有個老花農說,他走遍全國也沒見過這么美的玉蘭花。
說起潭柘寺的歷史,要追溯到1700多年前。
西晉永嘉元年,也就是公元307年,佛教剛傳入北平郡不久。
當地的官員為了祈求平安,在現在潭柘寺的位置建了北平第一座寺廟,取名"嘉福寺"。
那時候的嘉福寺規模很小,只有幾間破房子,門前還有個臭水坑。
到了唐朝,一個叫華嚴的和尚云游到此,看到寺廟破敗的樣子很心痛。
他帶著僧人們填平了水坑,重新修建廟宇。
華嚴和尚發現后山有兩眼泉水,一個叫龍泉,一個叫泓泉,水質清澈甘甜。
他靈機一動,把寺廟改名為"龍泉寺"。
經過他的努力經營,龍泉寺慢慢有了名氣。
到了清朝康熙年間,這座寺廟迎來了最輝煌的時期。
康熙皇帝親自來了好幾次,還給它賜了個新名字"敕建岫云禪寺",親筆題寫匾額。
從此以后,這里就成了皇家寺院,有了"京都第一寺"的稱號。
有意思的是,紫禁城有9999間半房子,象征皇帝的九五之尊。
按理說民間建筑不能用這樣的數字,可是潭柘寺卻被允許建999間半禪房,可見它在皇家心目中的地位。
老百姓不習慣叫它岫云禪寺,因為寺后有個龍潭,山上長滿了柘樹,就叫它"潭柘寺"。
北京有句老話:"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說的就是這座千年古剎比北京建城的歷史還要悠久。
如今的潭柘寺已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那些神奇的傳說也許只是故事,但千年古樹、明代玉蘭都是實實在在的寶貝。
每天絡繹不絕的游客讓這座古寺充滿生機,也給文物保護帶來了壓力。
這大概就是為什么需要武警24小時守護的原因——既要讓更多人領略千年古剎的魅力,又要保護好老祖宗留下的寶貴遺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