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天津市佛教協會消息,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天津市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天津市佛教協會會長、天津市大悲禪院住持達云法師,于2025年7月11日(農歷乙巳年六月十七日)凌晨5點38分因病在天津安詳示寂,世壽51歲,僧臘27年,戒臘27夏。
達云法師,俗名湯平,1974年生于吉林德惠市,自幼受家庭熏陶篤信佛教。1998年4月于五臺山碧山寺依止妙江長老披剃出家,同年7月依因修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后赴浙江、江西等地叢林參學。2003年考入廈門閩南佛學院,2007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并留校任教,擔任監學;2010年應妙江長老召請返碧山寺管理寺務,后駐錫天津華盛寺。現任天津市佛教協會會長、天津大悲禪院住持、五臺山碧山寺西堂及方丈(2017年晉山升座),并任天津市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法師佛學造詣深厚,修持嚴謹,倡導正信正行,積極推動佛教中國化,主持大悲禪院期間建立規范化管理體系,成為全市宗教場所典范。
據悉,法師致力于佛教文化的傳承,組織諸多慈善公益活動:發起創立了“慈心助學金助教金”項目,從2020年開始陸續向南開大學哲學院進行捐贈,累積金額已經高達60萬,這筆善款用來資助貧困學生求學,同時還被用作進行宗教學生研究的經費。開展臘八節施粥和扶貧濟困等活動,主辦相關主題佛教文化和藝術活動,從而加深外界對佛教文化的理解。法師積極推動生態寺院建設項目的發展,他曾提出佛教理念與生態文明相結合的觀點,以此來助力于天津文明城市的創建。法師曾對天津市養老服務和先進制造業發展等領域提出寶貴的建議,同時還親自參加宗教政策的研討,使得天津佛教在新時代文明有序地發展。近年來,法師積極參與佛教文化交流,據新聞資料顯示,達云法師法師多次率團參加大運河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深化南北佛教對話。
據訃告顯示,達云法師追思會將于2025年7月14日(農歷六月二十日)上午九時在天津大悲禪院妙法堂舉行。
達云法師的消息一經傳出,引來不少人震驚與哀悼,從網友們的評論留言中可以深切感受到,達云法師生前名譽在外,受人敬仰。
據了解,達云法師一生都致力于佛教文化的傳承,積極參加慈善活動,早年,達云法發起創立了“慈心助學金助教金”項目。
從2020年開始陸續向南開大學哲學院進行捐贈,累積金額已經高達60萬,這筆善款用來資助貧困學生求學,同時還被用作進行宗教學生研究的經費。
為了傳達與宣揚佛教文化,達云法師生前積極開展臘八節施粥和扶貧濟困等活動,也曾組織相關主題的畫展文化活動,從而加深外界對佛教文化的理解。
此外達云法師還積極推動生態寺院建設項目的發展,他曾提出佛教理念與生態文明相結合的觀點,以此來助力于天津文明城市的創建。
因為社會影響力非凡,達云法師曾對天津市養老服務和先進制造業發展等領域提出寶貴的建議,同時還積極參加宗教政策的研討,使得佛教界繼續文明有序的發展。
據悉,今年4月份,達云法師還帶領他人一同抵達杭州,受邀參加超山青蓮寺的參訪交流。
據山西籍中國人大教授溫金玉近日悼文中回憶:與達云法師不是常見面,但微信聯系還是很頻繁,因為五臺山的緣份。達云法師,祖籍吉林,生於1974年正月。因受家庭影響,自幼篤信佛教。1998年4月于五臺山碧山寺依妙江和尚座下披剃出家。同年7月于碧山寺依因修老和尚座下圓具。我早年因做五臺山研究,與妙江和尚相識,還同妙江和尚的父親(也是出家師父,當時在顯通寺五臺山佛協)也認識。而達云法師出家受具的1998年,恰逢紀念中國佛教二千年,全國各地佛教界均有大型紀念活動。山西省佛教協會根通長老組織五臺山五頂文殊圣像開光大典,我全年參與文宣策劃工作,那一年跑了五臺山無數次,直至活動結束,與達云法師的相識應是很早。
達云法師受具后,先后于浙江、江西、廣東、四川、福建等各大叢林寺院參學。2003年考入閩南佛學院深造,聽比他低一屆的行空法師和我說,達云法師讀書時在班里任班長,說明非常優秀。2007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并留院任教,于教導處擔任監學。閩南佛學院乃百年老校,能在這里留校,算是出類拔萃的僧才。2010年春,應妙江和尚相召,回到五臺山碧山寺常住,從事寺院管理工作。后經妙江和尚舉薦,相關部門同意,赴天津華盛寺駐錫,后擔任住持。2017年8月25日,再榮膺五臺山碧山寺方丈,年紀輕輕,擔當古剎大寺方丈,著實令人贊嘆。
熟悉五臺山歷史的人一定知道碧山寺的地位,其寺創建于北魏,初名為北山寺,早期律學大家法聰法師曾于此弘宣《四分律》。寺院的大修應是明代成化年間,孤月禪師為代王所重,且奏請明憲宗賜額,改名為“普濟禪寺”,這在五臺山志書中多次出現。清代康熙初年更名“護國碧山禪寺”,民國年間經山西省政府備案又稱為“廣濟茅蓬”。如果閱讀《印光大師文鈔》,知道當時因為廣濟茅蓬的歸屬問題,官司打到南京政府那里,雙方動用的都是名震政壇的高官,最終確定為十方叢林,至今碧山寺的匾額都是民國山西省政府主席趙戴文居士所題。
碧山寺海會云來,駐錫多為高僧,并形成獨特的法系:第一代乘參、恒修;第二代果定;第三代廣慧;第四代壽冶、法度、本煥、凈如、因修;第五代妙江;第六代達云。可以看出這一地位的重要。
后來他調任天津,我還和他說,在五臺山大寺里當個住持多好,領眾修行,清清凈凈。他笑著說,這由不了我。一位山西民宗局領導還和我說過,舍不得放達云法師走。天津地位特殊,毗鄰京城,且民國以來高僧云集,出過許多有影響的人物,比如這里是弘一法師的故里,是倓虛長老的駐錫地,是民國才女呂碧城的成名處。達云法師既是大悲禪院住持,又是天津市佛教協會會長,自然擔子很重。他是一個文化和尚,所以與學界多有交流,連續舉辦學術論壇,籌劃出版研究著作。記得一次讓我想一個天津佛教論壇的名字,我絞盡腦汁呈上八個字“津門法席·大悲覺音”,但最后用的是“津沽佛教文化論壇”,他后來在微信中說,老師您書生氣太重。我知道這個論壇最終叫什么,他也決定不了。法師常常會把寺院舉辦的活動信息與圖片分享我,特別是制作了一個關于天津佛教的短片,給我印象很深,多有用心,我還推薦給好幾位住持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