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的寶藏家宴》第二季第五期錄制直播中,愛新覺羅啟笛、黃圣依、劉一帆、徐怡恒、張曉龍、鄭璐(按名字首字母排序)組成的寶藏主理團,一同踏入尼加拉瓜駐華大使館。他們解鎖充滿異域風情的文化密碼,探尋尼加拉瓜獨特的飲食文化,讓味蕾在美食的碰撞中感受兩國情誼,這場跨越國界的美食之約,通過鏡頭向千萬觀眾展現(xiàn)了中尼文化交融的生動圖景。
主理團陪同尼加拉瓜大使抵達鼓樂團排練廳時,廳內(nèi)正進行著激昂的排練。樂團創(chuàng)始人尹飛介紹,這支由中央音樂學院師生組成的團隊,曾以《橫刀立馬》斬獲全國賽事唯一滿分,多年來在海內(nèi)外推廣原創(chuàng)打擊樂,撐起全國近八成高質量演出,用鼓點巧妙串聯(lián)起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大使隨即展露 “鼓手” 身份,即興演繹的架子鼓節(jié)奏與樂團成員形成巧妙呼應,中西鼓樂在交融中打破了語言的界限。當尼加拉瓜的鼓點邂逅中國鼓韻,語言的隔閡被悄然消解,文化的差異化為共鳴的序曲,讓不同文明在相互傾聽中煥發(fā)更蓬勃的生命力,這正是跨文化交流最動人的模樣。
尼加拉瓜大使與主理團到訪鐘鼓樓,講解員向大家介紹了鐘鼓樓的報時知識,清代乾隆前后報更次數(shù)有別,遵循特定擊鼓撞鐘順序,古時一夜分五更,鐘鼓按時段鳴響各有講究。 這些報時規(guī)矩不僅是古人對時間的精準把控,更藏著對生活秩序的敬畏與對民生的關懷。生于并長于鐘鼓樓的范大爺,是中軸線首批遺產(chǎn)監(jiān)督員,他熟悉鐘鼓樓細節(jié),常為游客解答疑問,做過多種工作,但因熱心熱愛成為監(jiān)督員,也因此見證了周邊環(huán)境日漸整潔。他對故土感情極深,說做夢都離不開鐘鼓樓。 范大爺?shù)慕?jīng)歷,正是鐘鼓樓作為 “活著的文化脈絡” 的體現(xiàn),它留存歷史印記,在居民的守護與依戀中,讓文化傳承有溫度,城市記憶得延續(xù)。
第二天的錄制在中拉文化交流中心展開,主理團分工籌備家宴,廚房備餐、場地布置與鼓樂排練同步推進,大使也加入擊鼓排練為晚宴表演蓄力;家宴就緒后,賓客陸續(xù)到場,大使熱情迎接,開餐后,眾人暢談對彼此國家的初印象,分享旅行與文化體驗,留學生講述在華暖心經(jīng)歷,美食與話語間滿是跨文化共鳴,用餐尾聲,主理團與大使合作獻上創(chuàng)意表演,這場家宴不僅是味蕾的相聚,更是心靈的相遇,正如中拉文化交流,以真誠為橋便能跨越山海,讓情誼在理解中愈發(fā)深厚,為多元文明共生寫下生動注腳。
北京時間與《大使的寶藏家宴》的合作直播,實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媒體傳播模式的突破:它將 “錄制現(xiàn)場” 轉化為 “全民在場”,讓觀眾不再被動等待剪輯成品,而是同步見證大使館內(nèi)每一個文化碰撞的瞬間;彈幕互動更讓用戶從觀看者升級為參與者。此次北京時間以技術賦能文化傳播,成功讓遙遠的中美洲國家尼加拉瓜 “走” 進了中國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場景,而這恰是文化交流的意義所在,不同國家的文化雖各具特色,但通過真誠互動便能架起理解與友誼的橋梁,為推動多元文化和諧共生、促進國際友好交流持續(xù)注入溫暖而堅實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