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無非就是“住哪里、吃什么”,有人就是能發現商機,相信大家對這些年的房地產都頗有微詞吧,房價居高不下,老百姓也買不起。
但是萬丈高樓平地起,漲得太快塌的也快,沒想到又有一家大的房地產集團爆雷了。
綠城集團
集團負債上千億不說,就連負責任的前掌門都卷錢跑路了,帶著兩千多萬說走就走,這不,人準備遠走高飛時,在機場被帶走了。
那么,這家集團是如何走到這個地步的?他們的前掌門又做了什么?
房地產暴雷
西裝革履的逃亡者
張亞東的職業生涯堪稱地產界的“奇葩說”,之前做著“鐵飯碗”的工作,卻在2018年突然“空降”綠城中國。
更魔幻的是,這位毫無房地產行業經驗人僅用一年時間就取代了創始人宋衛平,成為董事會主席。
上任后的張亞東立刻上演了一出“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戲碼。
張亞東
他公然拋棄綠城堅持多年的“小而美”穩健路線,轉而推行“高周轉、高杠桿、高溢價”的擴張策略。
在他的指揮下,綠城銷售額從2018年的1564億元飆升至2021年的3500億,行業排名從第17位殺入前7強。
“綠城的項目開發周期必須從兩年壓縮到一年!”張亞東在內部會議上的這句口號,完美詮釋了什么叫“欲速則不達”。
這種極致速度雖然換來了短期的資金周轉,卻為日后的危機埋下了深水炸彈。
要說外行領導內行在房地產界早已不是新聞,但能把企業從“小而美”活生生折騰成“大而危”的,張亞東絕對算得上是個中“翹楚”。
但讓人不理解的是,當2022年地產行業集體踩剎車時,張亞東的腳卻死死踩在油門上。
張亞東
地王收割機的末日狂歡
在其他房企紛紛收縮戰線之際,他反其道而行之,在2023年市場下行期豪擲529億元瘋狂拿地。
這種逆周期操作要么是天才之舉,要么是瘋狂之選,現在看來顯然是后者。
張亞東的拿地策略堪稱“不瘋魔不成活”,2020-2024年間,綠城在全國拿下120余宗地塊,其中溢價率超過20%的就有47宗。
2024年,綠城在上海徐匯區土拍中以30%的溢價率擊退17家房企,以13.1萬元/平方米刷新上海地王紀錄。
同年在杭州江灣新城,又以28.5%的溢價率拿下單價地王。
這些高價地塊在市場好的時候是業績增長點,市場一轉冷就成了燙手山芋。
綠城集團
2023年綠城利潤退回2021年水平,2024年凈利潤率斷崖式跌至僅1%,相當于賣100元房子只賺1元錢。
與此同時,負債總額卻像脫韁野馬,一舉突破3943億元大關,這種“增收不增利”的怪象,活脫脫就是地產版的“虛胖癥”。
地王收割機聽起來很霸氣,但當音樂停止時才發現自己搶的都是“雷王”,張亞東用行動證明,在房地產行業,有時候不是餓死的,而是撐死的。
房地產
2024年底,張亞東走出了最致命的一步棋,試圖聯合第二大股東九龍倉,引入新戰略投資者稀釋中交集團的控股權。
這徹底激怒了中交高層,也加速了他的倒臺進程,意識到大勢已去,張亞東開始布局退路,先是2024年11月通過大宗交易套現2478萬港元,接著2025年3月突然遞交辭呈。
綠城集團
在張亞東辭職前一個月,異常情況接連發生,2025年2月底,他一手提拔的前董秘尚書臣突然“失聯”,家人只說是去外地出差,之后就再無音訊。
3月初,一直緊跟張亞東的李森也沒了消息,辦公室物品未收便人間蒸發。
這兩人都是張亞東的心腹,這種核心班底先“蒸發”,老板隨后被控制的劇情,像極了當年海航陳峰事件的翻版。
張亞東的“逃亡”計劃在香港機場戛然而止,在飛往加拿大的登機口前被攔下的那一刻,他或許才真正明白,有些游戲,不是想玩就玩、想走就走的。
與當年海航陳峰的結局相比,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只是主角換了一茬又一茬,張亞東團隊的遭遇告訴我們,在商業江湖,知道的太多和知道的太少一樣危險。
綠城的爆雷并非孤例,這幾年,房地產行業迎來前所未有的“至暗時刻”。
張亞東
房企爆雷潮持續蔓延
前100強房企中暴雷的超40家,幾乎達到一半,前30強中暴雷了20家,前10強中,只剩下龍湖一家沒有暴雷的民企。
這場“千億俱樂部”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正在加速蔓延。
2023年10月,中駿集團官宣債務違約,2024年5月,雅居樂也加入暴雷行列。
張亞東
更早的2020年,福晟集團違約6.31億元,創始人潘偉明下落不明2022年,陽光城公告未能按期支付1.73億元債券利息。
這些曾經風光無限的“千億房企”接連倒下,揭示了中國房地產行業高杠桿、高周轉模式的致命缺陷。
當資本市場用腳投票時,反應往往最為迅速和殘酷,張亞東辭職消息公布后,綠城股價應聲暴跌9.27%。
張亞東
投資者們已經形成條件反射,聽到高管異動,先跑為敬,這種市場反應,恰恰是對房企治理結構缺陷最直接的批判。
千億房企的暴雷就像放鞭炮,一個響了后面跟著一串,只是苦了那些購房者,花了一輩子的積蓄,最后可能只換來一張“爛尾樓彩票”。
在張亞東被帶走后,中交集團迅速派出劉成云接任董事會主席,這位1991年就加入中交的老將,上任后宣布不從公司領取任何薪酬,與張亞東千萬年薪形成鮮明對比。
而他面臨的是房地產寒冬中最艱巨的任務,保交付第一,正常經營第二,不違約第三。
新官上任三把火,但面對四千億負債的火山口,劉成云這火怕是燒不起來,零薪酬的承諾很感人,但購房者更關心的是:我的房子什么時候能交付?
否則,他們花這輩子家當買的房子可真的血本無歸了!
房地產行業暴雷
結語
這次綠城集團暴雷的事情也讓我們知道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甚至還可能砸到自己的手里,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而張亞東就是現在這個風口撈到更多的好處,可沒想到的是把自己也搭進去了,簡直就是得不償失。
房地產行業暴雷
只希望他們能明白這次的教訓,正向面對自己的錯誤以及違法行為,也希望老百姓之后不要再盲目跟風了。
面對張亞東失敗的“金蟬脫殼”,你有什么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