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為2025避暑氣候旅游發展大會現場。 畢力格 攝
中新網興安盟7月9日電 (記者 張瑋)2025避暑氣候旅游發展大會9日在內蒙古興安盟阿爾山市開幕,百余位氣象、文旅專家齊聚夏季平均氣溫只有22℃的避暑旅游目的地,共同挖掘避暑氣候資源價值。
阿爾山位于興安盟西北部,森林覆蓋率為81.2%,綠色植被覆蓋率高達95%,境內有47條大小河流,大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9%,是中國氣候生態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
“氣候與旅游的關系天然密切,如今越來越多人順應氣象節律出行。”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熊紹員介紹,隨著旅游消費升級,避暑避寒、研學康養等特色體驗備受青睞,將氣象景觀和氣候稟賦轉化為旅游資源,正成為激活區域經濟、推動生態價值轉化的新賽道。
在主旨報告環節,來自國家氣候中心以及文旅產業領域的專家、企業家圍繞“挖掘避暑氣候資源價值助力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多維視角下避暑旅游的創新發展”等主題,深入剖析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分享前沿觀點與創新理念,為避暑旅游發展出謀劃策。
圖為主旨報告現場。 畢力格 攝
星聯CSVA發起人蔣晨明從氣象觀星角度挖掘旅游產品的價值與路徑:“‘向往的天空’不是物理空間,而是精神世界,好環境有更好的氣象和星空,‘氣象+星空’旅游,具有豐富的內涵和跨界特性,可以獨辟蹊徑。”
北京聯合大學旅游學院教授曾博偉認為,涼爽是避暑旅游的先決條件,產品設計則要從單一觀光到度假、生態、康養、體育、文化等領域的深度體驗,場景、玩法、服務也要具有差異化、個性化、驚喜化。
會上發布解讀了《內蒙古自治區避暑氣候旅游之星空旅游指南》《興安盟避暑氣候資源助力文旅產業發展白皮書》《阿爾山溫泉度假指數》等3項重要氣候文旅成果。大會還同步啟動氣候旅游優質資源地區展示和童話阿爾山文旅新高地——新華社鏡頭中的阿爾山新聞攝影展。
興安盟盟長于吉順向世界發出邀約:“來阿爾山避暑吧,這里沒有30℃的高溫熱浪,只有22℃的清澈涼爽,完全可以實現‘冷氣自由’。”(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