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9日報道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7日報道,中國對數十個國家公民實施免簽入境政策,似乎已取得顯著成效。今年上半年,境外游客大規模涌入,為國內消費注入急需的動力。
中國金融中心上海的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境外到訪人數達260萬人次,同比增長44.8%。其中,約140萬人次通過免簽政策入境,是去年同期的3倍多。
韓國、日本、美國、泰國和俄羅斯是主要客源地,浦東機場口岸入境外籍旅客達237萬人次,居全國空港口岸第一。
今年上半年,首都北京的境外到訪總人數為149萬人次,其中免簽入境的超過84萬人次,是去年同期的2倍。
西南大都市成都今年上半年免簽入境的外國人達27.7萬余人次,是去年同期的2.2倍。
作為中國最大自由貿易港的海南,上半年出入境外國人共66.3萬人次,同比增長48%,其中,以旅游事由免簽入境外國人占比高達89%。
2023年底,中國開始擴大免簽入境政策,以吸引外國游客和商務人士重返中國。
許多國家,尤其是歐洲和亞洲其他地區的國家,已全面獲得免簽待遇。這些國家的公民可在中國境內停留最多30天,其間可前往任何地區。
另有部分國家公民可在特定條件下免簽入境。最常見的情況是,旅客在多國或地區間中轉時,憑有記錄的過境行程即可免簽入境。上月,國家移民管理局將印度尼西亞納入這一政策范圍。
這些國家的護照持有者可通過中國內地60個口岸入境,免簽停留最長10天。
目前,各類免簽政策已覆蓋大部分發達市場及東南亞多數國家。近年來,東南亞與中國的經貿聯系不斷加強。
除免簽政策外,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還采取了其他措施鼓勵外國游客消費,包括在全國范圍內開設更多免稅店等。
另據法國《觀點》周刊網站7月5日報道,中國放寬簽證政策后旅游業蓬勃發展。
隨著中國持續放寬簽證政策,游客數量不斷增長。2024年,中國入境游客超過1.3億人次,入境游客總花費達942億美元,接近2019年水平。
目前,來自47個國家的公民可免簽入境中國,最多停留30天。據報道,來自美國及其他54個國家的公民,可在抵達時申請10天的過境簽證。
報道說,數十個國家的公民可以通過這些政策體驗中國城市的蓬勃發展、多元化的街區風貌以及現代化的交通體系。中國旅游研究院研究員劉祥艷表示,外國游客對中國的看法“與中國人曾經對去歐美旅游的看法相似”。這項新旅游政策既有助于提振經濟,也有助于展現中國的正面形象。
“耐人尋味的是,如今全球輿論場上美國正遭遇負面報道。”北京胡同里一家文創產品店創始人拉爾斯·烏爾里克·湯姆表示。他說,免簽政策“成效顯著”。
他說:“我從未想過有生之年能看到如此力度的開放,所以說這真是一項意義非凡的舉措。”(編譯/楊柯 舒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