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關稅鐵拳砸中14國,中國成破局關鍵?白宮急求再談判
把關稅提到40%就能嚇住人?特朗普這次栽了。
華盛頓一套組合拳打出去,14個國家集體硬剛,逼得美國政府不得不主動找中國遞橄欖枝——7月8日白宮釋放的兩個信號,徹底暴露了特朗普團隊的真實算盤。
先看這波關稅戰有多滑稽。
日本韓國頂著25%懲罰性關稅,轉頭就開內閣緊急會議;柬埔寨、泰國被加征40%更夸張,人家副總理直接撂狠話“奉陪到底”。
最尷尬的是特朗普自己,當天上午剛簽完總統令,下午就灰溜溜宣布“執行期延后到8月1日”。
明擺著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招數,用在美國自己身上同樣生疼——福特汽車部分產線停擺,五角大樓的軍火商追著總統要稀土,這時候才想起來找中國救場子?
別被白宮的“非常公平”外交辭令忽悠了。
前腳在日內瓦、倫敦談完兩輪,后腳就舉著關稅大棒滿世界敲詐,現在眼看壓不服東盟國家,才想起給中國戴高帽。
說到底,14國扛得住壓力,根本底氣在于全球產業鏈早已深度綁定——中國手里攥著制造業心臟,東盟國家掐著半導體咽喉,韓國日本握著關鍵零部件命脈,美國軍工企業離了稀土立馬癱瘓。
這種局面下搞單邊施壓,就像拿機槍掃射自家糧倉,除了把自己餓死還能有什么結局?
特朗普現在最該想清楚三個現實。
第一,中國-東盟年貿易額6.42萬億美元的數字不是擺設,泰國柬埔寨的硬氣背后,是實實在在的產業鏈協同效應。
第二,美國汽車生產線停工不是威脅中國的籌碼,反而暴露了白宮對華稀土的致命依賴。
第三,韓國日本敢在7月8日當天召開內閣會議公開反制,說明美國的傳統盟友體系正在出現結構性裂痕。
當“美國優先”變成“美國獨行”,所謂的關稅武器就成了回旋鏢。
現在急著重啟第三輪談判可以,但得帶著真東西來談。
日內瓦和倫敦兩次交鋒各降115%關稅,這個臺階給得夠體面了。
如果還指望用極限施壓那套來占便宜,不如趁早去解決國內更現實的問題——福特汽車工廠的停工名單每天都在增加,五角大樓的軍備訂單已經開始延誤,華爾街的投資者們早就用腳投票了。
白宮真要展現誠意,先把對著中國企業的337調查停了,把非法扣押的中國光伏產品解封,這些實實在在的障礙撤了,談判桌上才有談“公平”的資格。
全球貿易戰打到這個份上,其實早就給出了標準答案。
14國集體強硬反擊的場景,放在十年前根本不敢想象。
這個世界不是靠關稅壁壘就能割裂的,制造業的毛細血管早就跨國交錯,白宮現在最該做的不是舉著關稅大棒四處樹敵,而是趕緊給自己找個臺階下——畢竟,全世界等著買便宜貨的美國消費者,急著恢復生產的汽車工人,眼巴巴盼著訂單回暖的農場主們,可比那點關稅收入金貴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