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趙凱 李文廣 焦作臺記者 閆毅媗 朱虹
河南新聞廣播(FM95.5)2025年7月8日《縣域直通車》報道:
基層治理平臺實體化運行,不僅打通了群眾反映問題、解決問題的渠道,同時還實現了信息共享,本質是要讓“為人民服務”落到實處。在社會治理中,焦作市博愛縣建立“類問題”處理機制,實現從“點辦理”到“批處理”的轉變。
“以前這個路特別窄,只有四米寬,錯車都錯不開,這個路口還經常發生剮蹭,新修的路又平坦又寬敞,真不錯。”近段時間,博愛縣義溝村的王建華挺高興,家門口的馬路馬上就竣工通車了。
這條村里的路因為道路窄、兩邊住戶多,村民們經常因為通行問題產生矛盾。不久前,有人把這個事反映給網格員,網格員經過走訪,發現這不僅是涉及周邊居民的個案問題,還是事關大多數村民出行的共性問題。隨即啟動了“類問題”處置機制。
“‘類問題’處理機制是指,一旦網格長遇到3名以上網格員反映同一問題,就會立即入戶排查核實情況,并啟動多部門聯動。因涉及資金撥款還有規劃,我們村里解決不了修路問題,就上報鄉里,其他像農業農村局、住建局、規劃局一起幫我們解決修路遇到的問題。”博愛縣義溝村第十八網格長王兵帥介紹說。
像這樣的“類問題”,今年以來焦作市博愛縣一共梳理了4類11項。問題匯總后第一時間由縣鄉村三級聯動統籌,通過下沉資金、下沉力量、下沉資源,從源頭上化解矛盾問題。
“對網格內發現的群眾反映集中的事項,第一時間啟動‘類問題’處理機制,協調多部門集中會商、高效處置,真正實現了‘小網格、大服務’。”博愛縣委組織部副部長裴文肖表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