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午的蘇家作村幸福院,比尋常日子里多了幾分鮮活氣。剛過八點,院門口就停滿了車,里面時不時還傳來老人們的歡聲笑語。走近一瞧,原來是一場 “愛心義剪” 黨員志愿服務活動正在開展……
“你看老毋這發型,剪得多精神!” 排隊等候的宋大爺往剛剪完頭發的毋大爺頭上虛虛一點,朗聲說道。“這頭發一修,起碼年輕五歲!一會兒給我也來這么一手,既要涼快,還得顯精氣神兒!” 他這話逗得周圍人都笑了起來,一時間氣氛熱鬧而溫馨。
在活動現場,黨員志愿者們既是手藝嫻熟的 “理發師”,也是耐心陪聊的 “暖心人”。他們一邊親切地同老人們拉家常,一邊熟練地為其修剪清爽利落的新發型。剪刀開合 “咔嚓” 聲里,一縷縷銀絲簌簌落下,不一會兒,老人們原本有些凌亂的頭發就變得干凈、整齊,大家看著自己新發型,心情都變得舒暢起來。“天兒一熱,老人剪頭發就犯愁。” 志愿者擦著額角的汗笑著說,“能讓他們清清爽爽過夏天,咱這汗出得值,而且看他們這么開心,咱心里也開心,這就是我們每年都來做這件事的原因。”
此次“愛心義剪”共招募志愿者3人,惠及老人20余人,銀剪翻飛間不只是志愿服務活動的生動一隅,更在實實在在的關懷中彰顯了蘇家作鄉愛老敬老的文明風尚。
據悉,近年來該鄉堅持把養老服務當成民生大事來抓,從每天準時開餐的老年食堂,到每月上門的義診隊伍,再到逢年過節的文藝演出,樁樁件件都是“讓老人過得舒坦”的服務縮影。下一步,該鄉將繼續充分利用各類服務資源,以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滿足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為核心目標,不斷優化養老服務供給,真正為轄區老年人提供更優質、更便捷、更貼心的服務,讓“養老”變“享老”,全力解鎖鄉村“夕陽紅”幸福新圖景。(孟憲超 通訊員 朱曉琳 龐夢瑩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