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雖然每天胡亂編寫一些文章,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說出來瞎聊,但本人其實是從事藝術創作方面的工作的,可能比普通人更了解顏料的特性。
天水幼兒園鉛中毒事件爆發以后,筆者也連續編輯了兩篇文章來關注此事,畢竟這關乎下一代健康,又是在當今生育率下降,國家想辦法提高生育率的情況下。這種嚴重傷害孩子的行為,令人難以接受。本來年輕人就不愿意結婚,不愿意生孩子,有些機構又搞出這種喪心病狂、駭人聽聞的事情來,更是打擊了人們的生育意愿。
根據新聞,這個天水的幼兒園是在食品里面添加了顏料,造成了鉛中毒。那么顏料里面為什么會有鉛呢?
其實繪畫顏料里面不僅有鉛,還有其他重金屬。這些元素是色彩的來源。
比如鉛白(堿式碳酸鉛)這是油畫中最基礎的白色顏料,長期使用會導致鉛中毒。癥狀包括腹痛、關節痛、神經損傷(“畫家絞痛”),嚴重時引發腎衰、痛風或腦部病變。米開朗基羅晚年患嚴重關節炎和泌尿結石,戈雅出現手抖、視力衰退和耳鳴,均被學者認為與長期接觸鉛白有關。
再比如含砷綠色顏料(舍勒綠、巴黎綠):含三氧化二砷(砒霜),可通過皮膚或呼吸進入人體。19世紀大量用于壁紙和服飾,導致工人中毒死亡(如倫敦花卉工Matilda Scheurer)。拿破侖頭發中砷含量超標10倍,其死亡被認為與含砷壁紙有關。
還有含汞朱砂。雖在油畫中較少使用,但部分畫家(如倫勃朗)用于紅色點綴。汞中毒會損傷中樞神經和腎臟。
西方油畫藝術家們常親手研磨礦物顏料,吸入粉塵(如鉛白粉末);用手指調和油性顏料(戈雅習慣直接手涂),增加皮膚吸收風險; 他們在密閉畫室中長期工作,揮發性溶劑(如松節油)加重呼吸道負擔。
早期油畫家們常常因為顏料中的鉛中毒而生病,舉幾個例子:
坎迪多·波爾蒂納里(巴西畫家):因長期使用含鉛顏料導致腸道大出血,58歲去世(醫生明確診斷鉛中毒)。
梵高:有吮吸畫筆的習慣(鉛味微甜),鉛中毒可能加劇其精神疾病。
盡管戈雅活到82歲,但晚年飽受神經性疼痛折磨,鉛中毒被認為是重要誘因。
當然,天水幼兒園鉛中毒事件里面使用的顏料,不會是油畫顏料,而是現代技術合成的工業級彩繪顏料。
什么是工業級顏料?工業級就意味著大批量,低成本。而工業彩繪顏料常含以下高風險成分,用犧牲安全為代價來換取低成本和高性能:
其中就包括含重金屬的無機顏料。
僅舉一個例子:鉛鉻黃(PbCrO?·xPbSO?),它是黃色系主成分,含鉛量可達60%以上,鉻(六價)占10%~30%,顏色越深鉛鉻含量越高。天水事件中幼兒園使用的正是此類顏料,檢測鉛含量超食品標準2000倍。
顏料中還有機溶劑,通常是環己酮、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等,用于溶解樹脂并調節干燥速度。還有樹脂載體: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VC/VAc)或丙烯酸樹脂,提供附著力和成膜性。還包括功能性助劑:紫外線吸收劑(防褪色)、表面活性劑(提升分散性)等。
總之,工業級顏料成分那是相當的復雜。如果制作過程中符合了國家標準,比如中國學生用品標準(GB21027-2020):要求可遷移鉛≤90mg/kg、鎘≤75mg/kg;或者歐盟EN71-3標準:鉻≤60mg/kg,汞≤60mg/kg,那么在使用過程中可以說是相對安全的。
但是天水事件中他們添加的顏料是哪里生產的?符合標準嗎?
因此筆者建議,調查不能停,還要去深究違規添加的顏料的來源以及其成分,看看顏料是否合規?因為平時幼兒園會去安排繪畫課,孩子們會接觸到這些顏料,有可能誤食或者通過皮膚滲透。
以下是關鍵調查方向建議:
首先是全面毒理學篩查,除鉛外,重點檢測鎘(致癌)、砷(劇毒)、汞(神經毒性)、六價鉻(致癌)等常見于廉價顏料的重金屬。
其次是有機溶劑。劣質顏料可能含苯(白血病風險)、甲醇(視神經損傷)等揮發性毒物。
最后要調查顏料來源并做合規性驗證。
查包裝與批號,看是否符合標準,是否正規廠家生產。查成分比對,將受害者體內檢出的異常元素與可疑顏料的實驗室成分分析進行匹配。
筆者最后的建議是證據保全:封存幼兒園的所有顏料管/瓶,即使已開封,注意保留包裝標簽,然后開展檢測,公布結果,回應群眾關切。
當然,筆者人微言輕,說這些閑話可能啥用都沒有。以上算是瞎聊,能說一句是一句,萬一那天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