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月3日,隨著李奇微下令退出南朝鮮首都漢城,“聯合國軍”開始了全線撤退。當時,負責掩護美軍撤退的是英軍的第29旅“來復槍團”和“皇家第八輕騎隊”的坦克營。
由于志愿軍對敵人的此舉早有預料,英軍在當天清晨就被志愿軍重重包圍,成為了甕中之鱉。
英軍為了打開一條生路,在白天的時候以31輛坦克開道,對志愿軍陣地發起了6次進攻。但是,在英勇無畏的志愿軍戰士面前,英軍的這些進攻均以失敗告終。
在進攻了一個白天無果后,英軍見自己撤退無望,于是打算趁著夜色溜回漢城去。當晚,英軍31輛坦克在一輛指揮車的率領下開上了公路。
英軍坦克
他們本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卻不知志愿軍早已料到了他們的計劃。第50軍第149師第446團2營奉命埋伏在公路右側,戰士們準備了炸藥包、爆破筒等武器,試圖阻止坦克逃跑。
然而,不管是炸藥包還是爆破筒都沒法安裝在坦克的履帶上,因此均未能對敵坦克造成有效殺傷。
眼看著坦克就要大搖大擺地駛離埋伏地點,5連的一位名叫李光祿的副班長,直接將炸藥包的引線剪短至3厘米,然后迎著敵人的機槍子彈,義無反顧地沖向了排頭的坦克。
當李光祿沖至坦克約9米處時,他點燃了炸藥包的引線,隨即將其扔向了坦克履帶。由于炸藥包的引線被剪短至了3厘米,炸藥包瞬間在坦克履帶上方爆炸。隨著履帶被炸斷,坦克也癱瘓在了公路上。
然而,由于距離爆炸點太近,李光祿不幸被爆炸震起的凍土擊中,隨即昏死了過去。
李光祿
當李光祿醒過來時,他發現戰友們正在對敵人的坦克群進行圍攻。
原來,有兩位戰友現學李光祿的方法,又成功炸毀了兩輛敵人的坦克。癱瘓的坦克牢牢把公路堵住,令后續的坦克無法通過。
英軍坦克兵見公路無法通行,瞬間亂做一團,紛紛駕駛坦克向公路兩邊的稻田駛去。
為了阻止坦克逃跑,剛剛從昏迷中蘇醒的李光祿也來不及想太多,掏出腰間的手榴彈就往坦克沖了過去。
當時,有一輛坦克正在用中文播放著動搖我軍軍心的廣播,為了讓聲音出來,坦克的頂蓋并沒有關上。李光祿瞅準機會,縱身一躍就跳上了那輛坦克,然后將兩枚手榴彈扔進了坦克里面。
隨著一聲巨大的爆炸聲,李光祿瞬間被震飛,又一次昏倒在了地上,而那輛坦克也被他成功炸毀。
當李光祿再度醒來時,他看到一輛坦克正在通過一個小口向外瘋狂地噴射著火焰。有兩位戰友向那輛坦克投擲爆破筒,但是并沒有炸毀坦克,反而自己還倒在了坦克的火焰之下。
噴火坦克
李光祿見情況如此危急,再次掏出了別在腰間的兩枚手榴彈,一個健步就沖了上去。他迎著噴涌的火舌,將手榴彈扔進了那個小口中,坦克隨即爆炸,火焰瞬間將整輛坦克吞噬。
由于李光祿如此近距離地接觸火焰,他的身體也不可避免地燒了起來。不過好在朝鮮天寒地凍,周圍都是雪。李光祿在炸毀坦克后立刻撲倒在附近的雪堆里,左右打滾,很快就把身上的火給撲滅了。
事后,李光祿才知道,那輛坦克是一種改裝的坦克,英軍在炮塔旁邊打了一個小洞,然后裝上噴火器以提高坦克的攻擊力。然而,他們做夢也不會想到,這個小洞卻成了他們毀滅的最大破綻。
就這樣,李光祿一人摧毀了三輛坦克,其中有兩輛更是用手榴彈摧毀的,他也因此榮立特等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