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記者 馬嘉)重慶智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飛生物)近日宣布,公司董事會已通過發行不超過60億元公司債券的預案,以應對日益嚴峻的經營挑戰。
智飛生物曾憑借代理默沙東HPV疫苗而市值超3000億元,被稱為“疫苗代理王”,如今卻面臨業績斷崖式下滑和債務壓頂的雙重困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該公司賬上現金僅剩約30億元,短期債務高達147億元。該發債預案將于7月14日提交臨時股東大會審議,若獲通過,將成為智飛生物上市15年來的首次大規模債權融資。
發債解困 “輸血”能否扭轉乾坤
根據公告,智飛生物本次債券發行規模上限為60億元,期限不超過10年。發行方式靈活多樣,既可選擇公開發行也可非公開發行,采取簿記建檔方式,可分階段實施。募集資金用途直指智飛生物當前痛點:科技創新領域投資、置換有息負債、補充流動資金。
發債預案背后,是智飛生物岌岌可危的財務狀況。2024年,智飛生物業績遭遇滑鐵盧,營業收入為260.70億元,同比下滑50.74%;歸母凈利潤為20.18億元,同比下滑74.99%。進入2025年,智飛生物經營狀況持續惡化。第一季度虧損額擴大至3.05億元,創下10年來首次一季度虧損。其資產負債表同樣亮起紅燈,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貨幣資金僅剩30.69億元,較2024年年初的63.40億元已縮水超50%。此外,截至一季度末,其短期借款高達147億元。
公司運營指標同樣不容樂觀,2025年一季度,智飛生物應收賬款周轉率降至0.76次/年,存貨周轉率從去年同期的3.5次/年驟降至0.7次/年,總資產周轉率由1.1次降至0.3次。另外,2024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為負值,同比下降149%。
有證券公司分析師給中國商報記者算了一筆賬,以147億元短期債務和30億元現金計算,即便60億元全部用于償債,其資金缺口仍超50億元。更關鍵的是,其存貨周轉天數已達1233天,資金鏈承受著三重擠壓。智飛生物的股票已被鷹眼系統評為“高風險”。若其股價繼續下跌,可能引發質押股強制平倉,導致控股權不穩甚至實控人變更。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智飛生物股價累計下跌25.51%,位居醫藥股跌幅榜首。
公司實控人蔣仁生的個人財富也大幅縮水。在《2021胡潤百富榜》中,他以1400億元身家登頂重慶首富,而2025年其家族財富已縮水至430億元。
轉型發展 自救之路充滿挑戰
有投資人在論壇發文稱,智飛生物困境的根源在于其過度依賴代理業務的商業模式。公開資料顯示,智飛生物曾有疫苗“金牌代理”之稱,代理產品貢獻業績占比超90%。
跨國企業默沙東旗下的HPV疫苗曾是智飛生物的“現金奶牛”。2017年成為默沙東中國獨家代理后,智飛生物的營收從2016年的4.46億元增加至2023年的529.2億元。2024年,智飛生物代理產品收入同比下滑52.46%,四價HPV疫苗全年批簽發量同比下滑95.49%,九價HPV疫苗下降14.8%。自2025年2月起,默沙東宣布,已暫停向國內市場供應產品至年中。
上述投資人提出,截至2025年一季度,智飛生物存貨高達219億元(主要為HPV疫苗),但季度營收僅23.74億元,按此消化速度計算,消化存貨需超2年,而HPV疫苗保質期僅36個月,該公司減值損失恐超百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2025年,萬泰生物拿下首個國產九價HPV疫苗批文,打破了默沙東對九價HPV疫苗的壟斷局面。默沙東與智飛生物簽訂的2024至2026年基礎采購額也呈現逐年下降趨勢。2023年10月,智飛生物與GSK(葛蘭素史克)簽約代理帶狀皰疹疫苗,試圖拓展產品線。但該產品同樣面臨激烈競爭,長春高新子公司百克生物的帶狀皰疹疫苗已獲批上市,且適用人群更廣。
今年3月,智飛生物宣布擬增資控股重慶宸安生物制藥有限公司,進軍糖尿病、肥胖等代謝類疾病藥物領域。但是,宸安生物尚無商業化產品,且在持續虧損。
7月14日臨時股東大會的表決結果將決定這60億元“救命錢”能否到位。而市場更關注的是,默沙東代理協議將于2026年到期,國產九價HPV疫苗已打破壟斷,GLP-1等新戰場巨頭云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智飛生物能否在資本輸血后找到第二條增長曲線?中國商報記者將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