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把讓中國海軍崛起的“鑰匙”。1998年,烏克蘭突然宣布:將“瓦良格號”航母公開出售!消息一出,全世界一片嘩然,而就在世界諸國爭執不下之際,一名中國商人從香港悄悄動身,踏上了飛往烏克蘭的飛機……
經過艱難的交涉,這名中國商人終于以2000萬美金的價格買下了“瓦良格”號,本以為“瓦良格號”不日將落戶中國,可沒想到,在途經博斯普魯斯海峽時,“瓦良格號”卻遭到了土耳其政府的刁難。
土耳其政府公然表示:中國必須交付10億美元保證金,否則將拒絕“瓦良格號”通行!
那么,烏克蘭當年為何要賣掉“瓦良格號”?我國又為何會派一名商人出面購買?土耳其為何要向我國索要10億的過路費?對于土耳其的胡攪蠻纏,我國又做出了怎樣的反應?今天冷哥就帶大家重溫“瓦良格號”的艱難回國路!
瓦良格號—中華民族唯一的機會
在地球上,只有十分之三的陸地,其余十分之七全部都是海洋。海洋的戰略地位不可比擬,而航空母艦是國之重器,更是海洋的征服者,它相當于一座海上機場,承載著戰斗機的升降起落。
中國的經濟越是發展,對航母的需求越是迫切。
在這段中國對航母的迷茫期,烏克蘭突然傳出來出售“瓦良格”號航空母艦的消息。這是一艘建造率高達68%的航母,擁有以往3艘退休航母加起來都比不上的價值。這樣一艘即將建成的航母,絕對是烏克蘭海軍的一大助力,烏克蘭為什么要賣呢?
原來自蘇聯解體后,烏克蘭鬧著要獨立,停泊在烏克蘭境內的“瓦良格”號要想順利建成還需要2億美金。而那時烏克蘭境內遭遇經濟危機,2億美金是根本拿出來的開支,“瓦良格”號也就成了雞肋。
瓦良格號
俄羅斯曾派代表與烏方商談“瓦良格”的贖回問題,烏克蘭方認為航母的軍事價值大于本身的價值,向俄羅斯獅子大開口,可想而知,這次談判不歡而散了。
俄羅斯可以不要,烏克蘭可等不起,拆解后的“瓦良格”號按廢鐵賣大概只有500萬美元,而拆解的費用是賣出費用的50倍之多,烏方還要倒貼2.4億美元。
留給烏克蘭的只有一條路,將“瓦良格”號出售。中國海軍副司令賀鵬飛早些年就已經到制造“瓦良格”號的黑海造船廠進行考察,他對“瓦良格”號志在必得,這或許是中國唯一可以擁有航母的機會。
賀鵬飛
但當時中國已經購買了3艘退役航母,世界各國都知道了中國對航母的渴望,以美國為代表的國家必然不想讓“瓦良格”號落到中國手里。賀鵬飛只好想到了一個迂回之策,讓香港愛國商人徐增平以個人名義,在澳門注冊“澳門創律旅游娛樂有限公司,打著把“瓦良格”號用作商業用途,建造一個集舞廳、旅館、博彩為一體的旅游設施的口號與烏克蘭官方商談。
艱難的購買之旅
這是中華民族唯一的機會。徐增平比任何人都清楚,一旦他這次任務失敗,那中國的海軍發展必將長期停滯不前。為了完成任務,徐增平賭上了自己的命。
徐增平
有一次徐曾平參加黑海造船廠、政府代表與競標委員會代表聯合舉行的宴會,白天他們談判有些不順利,晚上徐增平在10分鐘內連喝了6斤白酒,他豪爽的性情贏得烏方人員的欣賞,與對“瓦良格”號勢在必得的決心讓他們感到信任。
喝酒能增進友誼,徐增平發現這次宴會之后的談判順利了許多,經過一系列的討價還價烏方最終把價格定在了1800萬美金,不包含航母的建造圖紙。
徐增平
“瓦良格”號的重要性卻遠遠不及圖紙的重要性,但烏方起初是沒打算賣給中國的,徐增平在之后想盡了辦法,在原有1800萬美金的基礎上增加200萬,要求圖紙一張不能少,雙方最終達成協議,等烏克蘭官方在未來7-10天走完買賣航母的流程即可把航母交付給中國。
徐增平一行人即激動又擔憂,激動的是他們完成了一件對中國發展來說意義重大的事情,是祖國的功臣。同時他們也有些擔憂在10天之中萬一出現變故,航母將帶不回中國了。
徐增平
徐增平的擔憂是對的,美國方面并不想讓中國得到“瓦良格”號,將來擁有可以挑戰美國權威的能力,它向烏克蘭官方施加了壓力。曾有一位烏方工作人員告訴過徐增平,不止美國,日本、印度同樣不希望中國得到“瓦良格”號。烏方不敢與三方勢力抗衡,又急需一筆資金改善國內情況,遂想到一個折中的辦法,在3天之后將“瓦良格”號進行拍賣,價高者得。
烏方的臨陣變卦讓徐增平一行人感到氣憤,但他們并沒有能力改變最終結果,只能按照競拍要求準備材料。
徐增平
烏方的競拍要求對中國而言極為不利,除了徐增平的律創公司要補齊資質證明外,還需要參拍人提供資質證明、國際信用證明、及購買航母的規劃用途、專家論證等一大推材料,這些必須在3天內解決。
緊趕慢趕,徐增平在最后的期限內弄齊了資料。參加競拍的當天,美國、日本、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都讓本土企業參與競拍,好在最后徐增平以2000萬美金取得了最后的勝利。
為了以防再生變故,第二天一大早,徐增平趕到黑海造船廠親自招呼把航母四五十噸重的圖紙運往基輔機場,目睹飛機起飛。
徐增平
1999年7月,在中國租到荷蘭國際運輸合約公司的拖船后,“瓦良格”號航空母艦在11艘拖船,12艘救難船、消防船的擁護下,駛向了中國,等待“瓦良格”號的是一番比玄奘取經之路還要艱難的旅程。
漫漫627天回國路
你能想象嗎?購買“瓦良格”號才花了2000萬美金,而在途經博斯普魯斯海峽時,土耳其竟開口向我國索要10億美金的保證金,而就在我國進退兩難之際,有一個國家立即伸出了援助之手!
按照中國對“瓦良格”號的行駛路線規定,“瓦良格”號首先要從黑海唯一的通道博斯普魯斯海峽出去。但是剛剛出發,土耳其就突然出手,以“瓦良格”號船體太大,噸位超過1.5萬噸,并且特意指出在沒有動力裝置的前提下,一旦出現意外,可能會撞上伊斯坦布爾大橋,阻攔航路,造成黑海周邊國家極大的損失為由,勒令返航。
“瓦良格”號的武器裝備與動力系統本來就是在美方的要求下烏克蘭特意拆除的,留給中國是一個空殼,就這樣美國還不肯罷休。
即使明知這次是土耳其為了討好美國尋求庇佑,特意為難中國的不正義之舉,但是至少中國在國際上找不到過多的理由譴責土耳其,土耳其找到的理由符合1936年黑海周邊國家共同商定的《蒙特勒公約》。
土耳其的國務部長聲稱,中國想把“瓦良格”號運走只有兩個辦法,一是給航母裝上動力系統;二是把航母拆解成碎塊運走。土方給的兩種解決方案都是刻意的為難,中國當時既沒掌握航母動力系統的技術,也不可能讓2000萬美金打水漂。
“瓦良格”號就這樣被迫停泊黑海附近,中國每天要支付高額的托運費,且還有每個月向停泊的港口繳納1.7萬美元的停泊費。中國耗不起派專家到土耳其進行談判,土方竟然向中國索要10億美金的保證金。
為了盡快讓“瓦良格”號走出黑海,中方與土方進行頻繁的外交,承諾“瓦良格”號在通過海峽遇到的任何意外,造成的任何損失中國都愿意賠償。最終土耳其同意放行,但提出了20項苛刻的條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國需要先繳納10億保證金,并做出書面承諾。
土方認為他們此次松口不能按照簡單的商業行為來計算,以前被土耳其“勒索”過的國家可能會因為中國“瓦良格”號的同行而向土耳其提起訴訟,中國還應該承擔將來訴訟的那部分責任。
后來經過多方商談,土耳其放松了限制,只要有第三方國家愿意為中國擔保就能免除10億美元保證金,這個時候希臘向中國伸出了援助之手。
2001年11月1日,在希臘的擔保下,“瓦良格”號終于離開了被困2年多的海峽。
瓦良格號
在希臘與中國的共同努力下,“瓦良格”號最終被拉回正確的行駛方向,2002年3月3日,“瓦良格”號用了627天的時間饒過半個地球,最終號終于安全抵達了大連。
為了放松美國方面的警惕,“瓦良格”號在大連停泊一年才正式交付中國軍方,2012年9月25日,“瓦良格”號有了一個新名字“遼寧”號航空母艦,并在這一天正式交接入列。
遼寧艦
從此,中國有了航空母艦,中國的海防實力得到了極大的增強。購買航母的過程,中國看清了一部分敵人,也結交了希臘朋友,為中國航母事業伸出援手的希臘友人中國會永遠銘記,頂住壓力找徐增平購買航母的賀鵬飛、愛國商人徐增平,還有在幕后為“瓦良格”號提供資金支持的華夏證券掌舵人邵淳,以及為此付出過努力的所有人,中國人民會永遠銘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