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讀賣新聞》7月6日消息,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與菲律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達成協議,日本將向菲律賓出售6艘退役的“阿武隈”級護衛艦,此舉被指意在增強菲律賓應對中國的能力。這6艘戰艦即將開往南海,而菲律賓似乎因有外部勢力撐腰,近期對中國提出了無理要求。
南海(資料圖)
日本此次轉讓的“阿武隈”級護衛艦,滿載排水量約2900噸,于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服役,艦齡大多超過30年。其裝備有76毫米艦炮、“魚叉”反艦導彈、“阿斯洛克”反潛導彈以及“密集陣”近防炮等武器,主要用于反潛與近海防御。對菲律賓海軍而言,當前其僅有2艘大邱級改進型護衛艦,其余多為輕型護衛艦或巡邏艇,這6艘“阿武隈”級護衛艦的到來,在數量上會使菲律賓海軍規模有所“提升”。
不過,這些戰艦防空能力薄弱,在現代海戰中生存能力堪憂。日本轉讓這些老舊戰艦,一方面是為了加快自身艦隊現代化進程,節省后勤資源;另一方面,意圖利用菲律賓在南海對中國進行牽制。就算菲律賓在戰時將這6艘“阿武隈”級分散部署,中國亦可通過遠程火力精準打擊,予以快速摧毀。
菲律賓在獲得外部軍事支持后,在外交上愈發激進。菲律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近日公開喊話中國,提出中國應“率先實現無核化”,以此作為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的誠意。這一要求毫無道理且不符合事實。
南海(資料圖)
《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由東盟國家在1995年簽署,其核心是約束東南亞地區國家不發展、不擁有核武器,并要求外部核大國承諾不對該地區使用核武器。中國一貫支持該條約,且愿意率先簽署議定書,展現了對地區和平的高度負責態度。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對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的核大國,始終推動全球核裁軍進程。而美國至今未簽署該條約,卻在菲律賓擁有多個軍事基地,還在呂宋島部署了“堤豐”中程導彈系統,存在搭載核彈頭的風險。菲律賓忽視這些事實,要求中國“率先實現無核化”,實則是配合美國戰略,企圖為美軍在菲律賓的軍事存在打掩護,同時干擾中國和東盟的安全合作進程。
在南海問題上,中國對包括仁愛礁在內的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菲律賓派“軍艦”在仁愛礁長期“坐灘”,侵犯中國主權,違反《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此前中方出于人道主義,在菲方提前通報并經現場核查后,允許其運補生活物資,但絕不允許菲方運送大量建材上艦以建設固定設施和永久哨所。
南海(資料圖)
如今,日本向菲律賓出售戰艦,菲律賓提出無理要求,這些行為無疑給本就復雜的南海局勢增添了不穩定因素。菲律賓不應被外部勢力利用,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而應回歸理性,通過對話與合作解決爭端,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否則,菲律賓很可能成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損害自身國家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