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RE世邦魏理仕日前發布的《2025年上半年上海房地產市場回顧》顯示,上半年上海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創新動能穩步釋放。辦公樓市場需求小幅回暖,金融、科技與高端制造業成為核心驅動力;零售市場則呈現品牌加速滲透多層級商圈的特點,潮流消費與線下體驗式業態活力凸顯。
辦公樓市場 金融科技領跑
2025年上半年,上海辦公樓市場迎來4個新項目入市,新增供應30.2萬平方米,其中第二季度交付的四川北路濱港中心、位于浦東的新岸商業中心貢獻16.3萬平方米。
從行業需求看,金融業以22%的占比穩居首位,基金與非銀金融機構的擴張是主要推手;消費品制造業(17%)緊隨其后,快消品與家居企業的擴租需求顯著;TMT行業(16%)中,跨境電商與互聯網平臺公司持續發力,成為增長亮點。
區位表現呈現“核心外溢、次核崛起”特征:花木板塊因陸家嘴外溢需求及張江企業升級搬遷,躍居活躍度榜首,消費品制造與金融企業尤為集中;虹橋依托跨境電商行業擴張升至第二;真如、人民廣場、北外灘則分別憑借中小企業搬遷、醫美機構入駐、TMT與金融企業驅動,保持穩定活力。
“未來六個月將有77萬平方米新增供應入市,短期或加劇競爭,但也將激活市場流動性。”CBRE中國區辦公樓負責人張越分析,隨著上海產業布局規劃深化,區域差異化定位將更清晰,“高端制造業、TMT與金融領域的需求回暖趨勢明確,精準的產業導入將助力構建更具韌性的市場格局。”
零售物業市場 新增供應激活消費
今年上半年,上海零售物業市場新增3個項目,浦西濱港商業中心、鑫耀·光環Live及前灘陸家嘴廣場合計帶來19.4萬平方米商業空間,這些融合購物、運動、戶外休閑的新場域,為市場注入新鮮感。
需求結構中,餐飲品類以45%的占比領跑,云貴川菜系持續擴張(如野果yeego港匯恒隆首店),酸奶、中式茶飲熱度攀升(牧場奶倉日月光首店、椿田熟成茶行多店開業)。零售業態占比提升至41%,其中潮流服飾與戶外運動品牌表現搶眼:國際戶外背包品牌Gregory中國首店落子港匯恒隆,迪卡儂新天地店開業即引發關注,MLB、maia active等品牌加速滲透各層級商圈。
潮玩與珠寶品類延續熱度:西班牙珍珠品牌GIO摯澳聚焦核心商圈連開兩店;卡游進駐宏伊國際廣場探索“谷子經濟”新玩法;Popmart、MINISO LAND則在南京西路等核心地段打造沉浸式IP空間,通過場景化體驗實現客流轉化。
“未來六個月將有57.7萬平方米新增供應,太平洋新天地商業中心及徐匯濱江、新江灣城項目將提升區域商業品質。”CBRE中國區商業負責人希諾表示,疊加“上海之夏”國際消費季、樂高“世界玩樂節”、“國際游戲動漫月”等活動,上海零售市場將迎來“政策+活動”雙驅動,年輕消費潛力持續釋放。
商務園區市場 張江漕河涇貢獻超七成
今年上半年,上海商務園區新增5個項目,供應41.96萬平方米,主要分布于張江、漕河涇等產業聚集區。
行業需求呈現“科技引領、制造升級”特征:TMT行業以41%的占比居首,ABCD信息技術與AI賦能的半導體企業擴張顯著,AI與BI深度融合帶動軟件開發企業搬遷需求;汽車制造(17%)中,新能源車企與傳統制造企業研發中心(如江淮汽車金橋設計研發中心)共同發力;消費品制造業(12%)則以快消、紡織、美妝企業搬遷為主。
區域表現高度集中,漕河涇(45%)與張江(29%)合計貢獻74%的需求,前者聚焦汽車制造、TMT與消費品制造,后者持續吸引TMT、工業品制造及生物醫藥企業,成為產業創新核心載體。
CBRE華東區商務園區負責人馬振龍分析道:“盡管83萬平方米新增供應將帶來壓力,但AI技術應用與高端制造業智能化轉型,正為市場創造新需求。張江、金橋等核心產業區有望憑借技術優勢,成為承接增量的主力。”
隨著產業政策深化與消費場景創新,金融科技、高端制造與體驗式零售將持續引領市場,推動上海房地產市場向更具韌性與活力的方向發展。
原標題:《今年上半年上海房地產市場:金融科技引領需求,零售品牌加速布局》
欄目編輯:任天寶 圖片來源:采訪對象供圖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楊玉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