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澤是一名剛剛考入工商局的大學生。一年多來,他一直在偏遠的鄉(xiāng)鎮(zhèn)工商所工作,由于單位地處偏僻且轄區(qū)范圍小,大領導們幾乎沒有到所里指導工作,這讓趙澤渴望有機會跳出這個地方。然而,趙澤很少見到局里的領導,更別說得到他們的關注和提攜了。
一天下班時,所長張世忠把正在院子里洗車的趙澤叫住了。“小趙,明天晚上別有其他安排了,跟我去縣城,我們要請局里的張局長他們吃個飯。”趙澤聽到這個消息,立刻振奮起來,“好的,張所,沒問題。”
晚上,趙澤回到宿舍,躺在床上思索著:“明天要與張局長用餐,他可是個大人物,不僅經(jīng)驗豐富,還負責人事,正好管著我們所。我該如何讓他留意到我呢?”整晚他翻來覆去,輾轉(zhuǎn)反側(cè),為第二天的晚餐做著各種準備。他甚至琢磨著該穿什么衣服,該如何敬酒、應答領導的關心,甚至連舉杯的姿勢都一一琢磨妥當。可以說,他做了充分的準備,只欠東風。
第二天,趙澤整天都在盼望著晚上的時刻。終于等到快下班時,張所走過來對他說:“我們直接去飯店吧,不用先去局里了,局長他們開完會就過來。”趙澤駕駛著所里的面包車,迅速駛向縣城的飯店。
然而,盡管急于趕路,當他們到達飯店時,張局長和幾個科室的負責人早就開始打牌了。趙澤一進屋,張所便偷偷擦了擦手,對張局長說道:“局長,真對不起,讓您等這么久了,臨下班所里又來了個辦業(yè)務的,一直拖到現(xiàn)在。”張局長抬起頭,微笑著說:“你們那地方,就算沒有工作也不容易及時趕到,來吧,我們打?qū)﹂T,小王休息一下。”張局長將手中的牌遞給了張所。
大家各自開始打牌、喝茶,只有趙澤無人理睬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直到司機小王端來茶壺倒水時,他才注意到趙澤,“坐下喝杯水吧,站著多累,歇會兒。”于是趙澤接過茶壺,走到領導們面前倒水,特意放慢腳步,生怕耽誤了張局長的雅興。這時,張局長抬頭看了看趙澤,笑著說:“是新來的吧?小伙子不錯,看起來精神飽滿。”
大家繼續(xù)打牌,趙澤忙碌地倒著水,但始終沒有坐下來。司機小王走過來端著茶壺,對趙澤說道:“坐下來喝點水,干嘛站著。”趙澤這才反應過來,急忙坐下來。然而,整晚他都忙于倒酒、倒水和轉(zhuǎn)桌子,卻始終沒有得到別人的關注。
直到最后一局打完,上菜的時候才結(jié)束。大家洗手就坐,毫無疑問,趙澤坐在最靠門口的位置,俗稱“把席口”,也就是負責端菜倒水的位置。
趙澤拿著酒壺為每個人倒酒,當輪到他倒給自己的時候,張局長看著他說:“年輕人哪有不喝酒的?來,你也倒一杯。”雖然在工作一年多的時間里,趙澤幾乎沒有參加過酒局,更不用說喝酒了,但他別無選擇,只好滿滿倒了一杯。喝了幾圈酒、倒了水、調(diào)菜,趙澤早已忙得頭暈目眩,連事先準備好的敬酒詞都沒有機會用上。
最終,晚宴結(jié)束了,張局長拍了拍趙澤的肩膀笑道:“小伙子不錯。”然而,趙澤始終不知道張局長是否知道他的名字。
趙澤的內(nèi)心在沉默的同時滋生著一股失落感和無助感。他明白自己在這個場合毫無存在感,縱使做了充分的準備,付出了努力,卻依然被忽視。他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是否真的有意義。
然而,這次經(jīng)歷也讓趙澤獲得了一些啟示。他明白了在職場中,表面上的努力和準備并不一定能夠獲得應有的回報,關鍵在于真正的機遇和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他決心不再一味地追求領導的關注和賞識,而是更加注重真實的個人能力的提升,以及與同事和領導建立真正的溝通和合作關系。
在日后的工作中,趙澤努力培養(yǎng)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同時主動參與團隊合作,學會與同事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雖然他渴望有所突破,跳出鄉(xiāng)鎮(zhèn)的桎梏,但他逐漸明白,成功需要耐心和堅持,也需要正確的機遇和相應的努力。他要學會從每次失敗和挫折中汲取教訓,不斷成長,在工作中獲得更多的經(jīng)驗和機遇。
趙澤明白,職場道路并不平坦,但只要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錘煉自己的能力,并與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他終將能夠找到屬于自己的機遇和成功。他已經(jīng)明白,職場并非只有關注和認同,還需要靠自己不斷努力和進步,爭取更好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