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區委社會工作部關于人民建議征集工作的部署要求,公平街道積極統籌整合資源,逐步構建“1+10+N”(即1個街道中心、10個村/社區站點、N個小區聯系點)人民建議征集陣地網絡。2025年7月8日,街道以“親鄰家園·身邊美好”為主題,開展“親鄰獻策”行動拉練,推動 20余項民生問題納入即時整改清單,其中包括打造小區閑置空間、夜間照明設施升級等群眾關切問題,生動繪就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圖景。
雙軌聚民意,小基金撬動大共治
參訪首站走進江安社區佳年華·新生活A區。該小區以“線上+線下”雙軌并行,樓棟群、專屬二維碼、實體郵筒、壩壩會、入戶走訪多措并舉,實現民意征集“零遺漏”。針對閑置架空層活化等難題,創新設立“親鄰基金”,形成“居民提議—分級處置—民主協商—多元實施—效果反饋”的治理閉環,既高效破解了垃圾房選址爭議、商業內街違規外擺、消防通道占用等民生“燃眉之急”,更育長效共治之基。小小基金,不僅盤活社區空間,更讓居民信任與參與熱情節節攀升,生動詮釋了“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治理智慧。
百花齊放,以特色場景激活治理活力
在案例分享環節,各村(社區)各展所長。花都社區以茶為媒,打造“親鄰茶鋪”,讓議事協商氤氳茶香,以文化浸潤凝聚鄰里溫情;長安路社區堅持黨建引領,通過動態問需、規范協商,構建“全過程協商議事”模式,成功推動7111廠家屬院危墻改造、建設路10號院道閘安裝、同樂巷墻面美化等十余類民生難題迎刃而解。這些實踐,既是對傳統治理智慧的傳承,亦是對現代治理模式的創新探索。
從“民聲”到“民生”,續寫親鄰新篇章
此次活動,既是民智民力的集中展示,更是治理創新的生動實踐。下一步,公平街道將聚焦“親鄰共情”行動,以親鄰坊建設為核心,拓展涵蓋“達人超市”“志愿服務超市”“社區學院”“社區書屋”“暖心驛站”等多元服務場景,凝聚“來了就是溫江人”價值共識,構建“溫江一家親”行動共同體。
供稿:社會治理辦公室
排版:陳曦
審核:王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