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徐匯區用行動為市民撐起一片“綠蔭”。日前,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聚焦上海應對高溫的民生舉措,徐匯區虹梅街道創新開放的社區避暑空間成為全國典范,向全國觀眾展示了超大城市精細化治理的“徐匯溫度”。
徐匯區虹梅街道社區避暑空間登上央視《新聞聯播》
面對持續37℃以上的“炙烤模式”,徐匯區迅速激活基層服務網絡。在虹梅街道,社區食堂在非用餐時間也對外開放,開放時間從早晨7點一直延續到晚上9點。不少市民早早來到這里,一邊享受涼爽的環境,聊天喝茶,一邊等待飯點就餐,社區食堂儼然成了居民們的“避暑根據地”。與此同時,虹梅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各居民區居委會、活動室、閱覽室全面敞開大門,在高溫天變身為免費納涼點。這些納涼點冷氣充足,環境宜人,部分場所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市民在避暑的同時,還能豐富精神生活。
虹梅街道的清涼實踐并非孤例,而是徐匯區系統性民生保障網絡的生動縮影。全區各街鎮依托成熟的“15分鐘社區生活圈”建設成果,高效整合黨群服務中心、鄰里匯、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等公共空間資源,構建起覆蓋全域、便捷可達的“清涼服務網絡”。這些場所不僅提供物理上的涼爽,更承載著社區互助的溫情,成為高溫下城市安全有序運行的穩定器。
記者:楊宜修
編輯:陳海笑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賬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