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板,今年你家蔬菜基地又大豐收啦,真讓人羨慕啊!”這是石硐鎮木杉村村民遇到郭老板經常說的一句話。
郭建國,是貴州省息烽縣石硐鎮木杉村的一名普通村民。為尋求致富路,郭建國常年在外做小本蔬菜批發生意,幾年下來,收益只夠維持日常家用,這種小本生意距離實現自己的致富目標還太遠。偶然的機會,他回到自己的家鄉,發現周邊有不少人搞起了種植業,有的還辦起了自己的農產品公司。各種產業百花齊放,把田野裝扮得五彩繽紛,這給他帶來了靈感。
圖為石硐鎮木杉村大棚蔬菜育苗現場。何勝良 攝
早些年,郭建國的蔬菜批發生意主要靠收購“二手貨”貨源,走的是“中間商”,賺的是差價,利潤也不高,還有因存放時間較長而變質的風險。2024年,回到家鄉的他發現本村的煙葉漂浮育盤閑置著,通過咨詢了解到這些育苗盤要半年以后才開始啟用。
“老鄉,你們這套煙苗漂浮育苗技術可以培育菜秧嗎?我想搞一個種植基地,需要培育大量的蔬菜幼苗。”他和育苗技術員聊了起來?!爸灰蟹N子,有技術,當然是可以培育的,如果算好時間差,閑置期間,可以提供其它蔬菜類秧苗的培育?!庇缂夹g員的介紹點醒“夢中人”,讓他決定自己發展一個種植基地,生產各種蔬菜進行批發,這不但能保證菜品的新鮮度,降低批發價格,還能實現從工廠到消費者的直達模式。2024年7月,郭建國流轉了上百畝土地,采取就近招工,按月結算工資的方式,開啟了帶領村民一起致富之路。
創業初期,郭建國想盡辦法籌齊了啟動資金,并且還積極參加鎮里組織的各種種植栽培技術培訓,向技術員和有經驗的種植戶請教,不斷學習和實踐。
石硐鎮是典型的旱作農業鎮,優質的氣候和土質,以及地理環境,不僅適合煙葉的生長,也適宜種植各種食用蔬菜。近年來,通過多方不斷的努力,政府投資建設的4000余畝大棚蔬菜種植基地已初步成型,大量秧苗都以外購為主,經營規模逐步擴大,為鄰鄉近里的老百姓就近就業提供了良好平臺。回鄉的郭建國,把握時機,利用好當地資源,在地方合作社的協作下,抓住煙葉生產的“時間差”,把煙葉育苗的大棚漂浮育苗技術運用到蔬菜幼苗的培育上,2024年,成功培育各類蔬菜幼苗3000余盤、480000余株,育苗投入資金1.5萬余元,解決了菜秧外購的問題。
2024年秋季,流轉了150余畝土地種植蔬菜,一畝地實現凈利潤600元左右,投資種植150畝,實現凈利潤9萬余元。他滿懷著豐收的喜悅與筆者交流:“這比我走‘二手貨’批發強多了,同時,還能帶動周邊村民前來務工,讓大家真正感受到在‘家門口’ 就能夠就業,實現‘雙贏’模式?!?/p>
圖為石硐鎮木杉村郭建國蔬菜基地現場。何勝良 攝
在木杉村,郭建國一下火起來了,前來參觀漂浮育苗技術和種植基地的人絡繹不絕,大家沒想到煙葉漂浮育苗技術還能培育各種蔬菜秧苗,而且就近就能拿到移栽幼苗,大大提升了大田移栽的便利性和成活率,這讓每年閑置的大棚有了更大的利用價值,終于又“活起來了”。
2025年6月,又到了種植的季節,郭建國嘗到了創業的“甜果”,再次流轉200余畝土地,開始了大棚“漂浮育苗”。據他介紹,2025年,準備種植蔬菜2-3季,固定人工可以達到20余人,每季可以發放人工工資19萬余元,前來務工的村民一年可以拿到好幾萬的收入,比外出打工好多了,既照顧了家,又有一份不錯的收入補貼家用。
目前,息烽煙葉生產片區共有三個漂浮育苗基地,面積18800平方米,如果農閑期間合理利用,用于菜秧幼苗培育,可以提供更多蔬菜基地大田移栽,為地方蔬菜種植大戶提供更多便利,大大緩解幼苗外購問題。
兩年來,郭建國找準煙葉生產的時間點,有效利用漂浮育苗技術的優勢,成功培育了自己的秧苗,解決了當地蔬菜秧苗長期外購的難題。相信不久的將來,郭建國的種植基地一定會走向規?;?、工廠化,為鄉村振興打造新成果。
(蘇杭|編輯: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 楊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