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河南頻道
七月的豫西大地,暑氣漸濃,田野間涌動著蓬勃生機。走進靈寶市蘇村鄉胡坡村煙葉示范區,阡陌縱橫間,連片舒展的煙葉如綠色波浪隨風起伏,映襯著煙農們淳樸的笑臉。
“培土前要松土除雜草,減少養分競爭和病蟲害滋生;培土高度得達35厘米以上,這樣能加厚根部土層,改善通氣性,促進根系生長;培土時還要結合追肥,保持土壤濕潤,同時預置排水溝防止積水。”煙農王建民蹲在田邊,小心撥開一片煙葉,指著根部土壤介紹道。從他嫻熟的動作和條理清晰的講解中,不難看出這位“技術控”扎實的種植經驗。“能有今天的好日子,真得感謝這片‘金葉子’。”他的臉上洋溢著對當下生活的滿足。
胡坡村距靈寶市區29公里,全村203戶721人。早年因地處偏遠、產業結構單一,又缺乏特色支柱產業,年輕人紛紛外出務工,土地撂荒問題日益突出,村莊漸漸失去了往日活力。
轉機始于2016年駐村幫扶工作隊的進駐。三門峽煙草公司靈寶市分公司積極響應脫貧攻堅號召,選派精干力量扎根胡坡村開展定點幫扶。工作隊立足村情精準施策,充分挖掘當地自然生態資源優勢,科學規劃引導村民發展煙葉產業,以此增加農民收入、壯大集體經濟。
在工作隊的精心幫扶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胡坡村煙葉產業從無到有、由弱變強,逐步發展壯大。產業的蓬勃發展,也堅定了村兩委帶領村民致富的信心。村里有效整合土地、勞動力、資金等要素,使煙葉種植規模穩定在1300畝左右,年產值達600余萬元,為拓寬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集體經濟壯大、農村生態增值的多贏之路奠定了堅實基礎,讓“金葉子”真正成為裝滿群眾“錢袋子”的致富寶。
談及煙葉產業的穩步發展,村黨支部書記武書盈滿懷自豪與感激:“在駐村幫扶工作隊的傾力支持下,我們走好了‘四步棋’,產業興旺有奔頭,群眾致富有盼頭。”
第一步棋:整合土地,破解瓶頸。村里按照“自愿、依法、有償”原則,出臺政策支持土地流轉,通過統一深耕標準、實施獎補結合、提供技術配套等舉措,實現1300余畝土地集中流轉,為規模化、標準化種植打下堅實基礎。
第二步棋:聚合要素,厚植根基。駐村幫扶工作隊積極發揮橋梁作用,以土地整合為引領,推動人才、技術、資金等要素集聚,逐步打造優質煙葉產業鏈。一方面,依托煙站“煙農夜校”促進村民與技術專家、種煙大戶交流學習;借助三門峽煙草公司與三門峽社會管理職業學院的校企合作平臺,選派煙農到高校“深造”。另一方面,鼓勵支持有技術、有資金的人員返鄉創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補齊技術和管理短板。
第三步棋:完善設施,科技強農。為徹底改變“靠天吃飯”的困境,駐村工作隊將改善基礎設施作為關鍵突破口。經多方協調爭取,村里修通2條貫穿煙田的水泥路,解決了運輸難題;配套建設煙用水窖26個、電能烤房46座、輸水管網1條等現代化設施,顯著提升了煙葉生產的科技含量和抗風險能力,筑牢了煙農增收的“壓艙石”。
第四步棋:支部領航,服務增效。在工作隊指導下,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借力三門峽煙草公司上線的“金葉惠農”服務平臺,整合物資供應、技術指導、勞務對接等服務,為村民提供從育苗、移栽到采收、烘烤的“一條龍”服務。這不僅激活了合作社的經濟功能,帶動村民就業,更有效解決了煙農用工難、雇工貴的問題,助力產業降本提質增效。
郁郁蔥蔥的煙田里,煙農陳建學正帶著幾名婦女培土。她們動作麻利,一邊勞作一邊拉家常,歡聲笑語在田間回蕩。“我們這些出不了遠門的婦女,在家門口一天能掙100多塊錢,還能顧上家里,真是一舉兩得!”村民王愛玲的話引來了一片會心的笑聲,笑聲里滿是對幸福生活的滿足。
一片“金葉”筑富路,真情幫扶促振興。在三門峽煙草公司靈寶市分公司的持續助力下,如今的胡坡村,昔日的撂荒地變成了豐產田,外出村民紛紛返鄉創業。“金葉子”不僅鼓起了群眾的“錢袋子”,更讓村莊煥發新生機:道路整潔、庭院錯落,村民臉上笑容洋溢,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
金葉連片成海,鋪就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在靈寶煙區,像胡坡村這樣依托煙葉產業實現蝶變的村莊還有很多,它們正以蓬勃的活力,在鄉村振興之路上闊步前行,譜寫著新時代和美鄉村的嶄新篇章。(來源:河南省煙草公司三門峽市公司 作者:武秦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