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7月9日消息 車圈反內卷再出重拳, 工信部開通重點車企踐行賬期承諾反映窗口。
今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全國違約拖欠中小企業款項投訴平臺”開通“重點車企踐行賬期承諾線上問題(建議)反映窗口”,受理中小企業關于重點車企踐行貨款支付周期承諾和落實《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不力等的問題(建議)反映,協調相關方面推動解決。
此次工信部的主要受理4類問題:
一是重點車企未踐行60天支付期限承諾,在采購合同中約定的付款期限超過60天;二是重點車企設定不合理的支付期限起算時間、無正當理由拖延出具檢驗或驗收合格證明等方式變相延長支付期限,以及以收到第三方貨款作為支付條件或按照第三方支付比例支付款項;三是重點車企強制或變相強制中小企業接受商業匯票、應收賬款電子憑證等非現金支付方式;四是重點車企落實《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不力的其他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4類問題涵蓋了“車企付款賬期縮短至60天”在執行中的主要痛點,其中付款期限超過60天、設定不合理的支付期限起算時間、無正當理由拖延出具檢驗或驗收合格證明以及強制或變相強制中小企業接受商業匯票、應收賬款電子憑證等非現金支付方式等問題均被重點提及。
“供應商支付賬期不超過60天”執行難題
6月10日晚間,中國一汽、東風汽車、廣汽集團、賽力斯等四家車企率先發表聲明,就“支付賬期不超過60天”作出承諾,將支付供應商貨款的賬期統一至60天內。隨后,6月10日夜至11日,吉利汽車、長安汽車、比亞迪、奇瑞汽車、小鵬汽車、小米汽車、長城汽車、零跑汽車、上汽集團、北汽集團、蔚來、理想汽車、江淮汽車等10多家車企紛紛跟進。
6月1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早間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加劇,競爭壓力從整車向產業鏈環節傳導,出現了供應商貨款支付賬期加長、資金周轉困難等現象,不利于產業技術創新和健康可持續發展。汽車企業主動承諾“支付賬期不超過60天”,是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踐行社會責任與企業擔當的體現,對構建“整車—零部件”協作共贏發展生態具有重要意義。
不過當時,外界對于17家主流車企的質疑聲音不斷。有供應商提到“60天賬期和60天到款是兩個概念!”同時,針對收貨計算、賬期計算、開票計算、支付方式、賬期生效日期等等不少供應商也提出質疑。
據鳳凰網財經報道,據其介紹,過去的結算模式為 “交付后120天才能開票,外加180天兌付期”,這意味著企業需等待近一年才能收回現金。而現在如果是把開具承兌匯票的時間縮短了60天,看似是政策要求的 “達標操作”,實則可能只是將匯票兌付的時間節點往前推移,并未真正改變 “以票抵款” 的支付邏輯。
一位車企供應商坦言,鑒于之前車企是收貨120天后才給匯票,自己擔心車企未來只是將開具匯票的時間從120天縮短到60天,而不是真正把錢在60天內打到自己賬戶上。
國內眾多車企現金流壓力不小
此外,對于執行“付款賬期縮短至60天”一事,國內眾多車企現金流壓力不小。
2025年一季度,A股乘用車行業8家上市公司合計經營現金流凈額為-23.76億元,創5年來最低。以北汽藍谷為例,其2025年一季度經營性現金流為-2.37億元,現金儲備36.87億元,以2024年232.79天的應付賬款周轉天數計算,若實行60天賬期,其需提前支付56.9億元,資金缺口超20億元,需消耗全部現金并透支未來3個月收入。
即便是新能源一哥比亞迪其現金流也難以覆蓋應付賬款。比亞迪2024年應付賬款周轉天數為127天,其2025年一季度應付賬款為2507.73億元,現金流為85.81億元,若賬款縮短至60天,需提前支付約1250億元的供應商款項。比亞迪一季度末現金儲備約1949億元,理論上可覆蓋短期債務,但如果保留用于海外工廠建設、研發投入的現金,也有相當大的困難。
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也同樣面臨這樣的情況,蔚來一季度應付賬款總額為150億元,2024年賬期周轉天數是197天,若承諾60天賬期,需提前支付總額104億元。但蔚來實際可用現金約為123億元,看似現金可覆蓋缺口,但還需應對二季度研發投入等剛性支出。
另外,17家車企歷史包袱也很大。Wind金融終端顯示,2024年汽車行業應付票據占應付賬款比例已超60%,應付票據余額超1萬億元。除了要支付眼前的款項之外,此前超1萬億元余額的應付票據的窟窿也需要車企想辦法填上。
將指導行業機構研究制定汽車行業結算支付規范
目前針對“付款賬期縮短至60天”在執行層面的問題,在開通重點車企踐行賬期承諾反映窗口的同時,工信部提到相關承諾如何進一步落實兌現備受社會關注,此次開通重點車企踐行賬期承諾線上問題(建議)反映窗口,旨在受理中小企業有關問題(建議),推動重點車企改進管理流程、優化支付方式,將《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落在實處,切實履行賬期承諾,惠及廣大中小企業。
下一步,工信部還將指導行業機構研究制定汽車行業結算支付規范,推行合同范本,進一步規范汽車企業供應商貨款支付流程,推動構建“整車—零部件”協作共贏發展生態,促進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大江大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