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市局的有力指導與政策支持下,徐匯區司法局緊扣 "精準幫扶、系統治理" 核心目標,立足中心城區特殊人群管理特點,以機制創新為引擎、資源整合為紐帶、科技賦能為支撐,探索形成具有徐匯特色的幫扶模式,為平安法治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1
創新 "1+3+N" 治理體系,筑牢平安建設法治屏障
依托平安徐匯重點人群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徐匯區司法局深化 "三所聯動" 模式,創新構建 "1+3+N" 協同治理體系。該體系以司法局為統籌中樞,聚合司法所、派出所、律所三類專業力量,聯動民政、法院、街道等N個職能部門,實現信息實時共享、問題協同處置,推動法治服務深度融入基層治理。
2023年7月,在處置臨釋對象夏某某揚言報復的重大風險事件中,區司法局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聯合民政部門落實低保兜底保障,協調法院開展贍養費糾紛司法調解,聯動街道辦事處解決廉租房申請難題,并組建多部門聯合工作組,綜合運用法律宣講、心理疏導、房產歸屬協商等措施,成功化解多重矛盾,幫助對象重拾生活信心。兩年來,依托該機制累計妥善處置 "兩類對象" 疑難個案8例,風險化解率達100%,有效防范極端事件發生,成為區域平安建設的示范樣板。
2
構建 "五化" 幫扶生態,打造溫暖矯正安幫之家
2023年,徐匯區建成全市首家 "矯正安幫人員之家",以標準化建設、示范性引領、項目化運作、專業化服務、社會化發展 "五化" 為導向,構建特色幫扶生態體系。通過整合6家幫教企業聯盟、"一中心五基地" 資源矩陣,聯動四大特色工作室與六大專業團隊,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幫扶網絡。
持續深化 "匯關愛" 品牌建設,推出系列精準幫扶項目:累計開展 "法治護航" 講座177 場、"心靈驛站" 課程159場,惠及兩類對象 7000余人次;組織 "公益同行" 實踐活動2000余場次;實施各類適應性幫扶3000余人次;開展特殊對象未成年子女關愛活動15場次,發放公益助學金,幫助10余名特殊對象未成年子女完成學業;為10余名刑釋困難對象申請 "拉儂一把" 一次性補助金。該創新模式得到司法部、市司法局領導高度肯定,成為 "執法剛性" 與 "服務柔性" 有機融合的典范。
3
深化監地協作,構建全周期幫扶新格局
為構建特殊人群全周期幫扶鏈條,徐匯區司法局創新 "入監幫教 + 矛盾化解" 雙輪驅動機制。2024年上半年,已完成對軍天湖、白茅嶺、吳家洼、四岔河等監獄近百名徐匯籍服刑人員的入監幫教工作。通過 "專業力量 + 志愿隊伍" 雙軌服務模式,組織民政工作者、律師、社工開展法律專題授課14場,協調解決服刑人員家屬就醫、子女就學等難題15件,有效消除其后顧之憂,激發改造動力。下半年將實現本市 監獄幫教工作全覆蓋。
在矛盾化解機制創新方面,今年4月成立徐匯區 "更生" 人民調解委員會,專門針對徐匯籍服刑人員矛盾糾紛開展入監調處。目前已與上海市青浦監獄建立常態化協作機制,推動新時代 "楓橋經驗" 在監所矛盾化解中落地生根。
4
完善精準幫扶閉環,提升服務管理質效
構建 "分類建檔、動態評估、精準干預" 閉環管理體系。入矯初期通過專業量表、心理測評等方式,從就業、社會關系、經濟、身心、法律認知等維度建立個性化需求檔案。依托 "十必談" 工作法、實地查訪、網格信息共享等渠道,實時掌握對象動態,確保 "四清":即對象情況清、居所動向清、思想波動清、現實困難清。
將幫扶需求細分為生存保障、就業技能、心理支持、家庭關系等類別,實現精準分類施策。深化 "智慧矯正" 建設,打通民政、社保、市場監管等部門數據壁壘,實時掌握對象低保救助、就業失業等信息。今年依托市局解紛 "一件事" 平臺,跟進處置矯正對象矛盾糾紛信息 90余人次,為 "菜單式" 精準幫扶提供有力數據支撐。
下一步,徐匯區司法局將繼續秉持 "精準幫扶、系統治理" 理念,持續優化特殊人群幫扶體系,以更實舉措筑牢社會穩定防線,為建設平安和諧社會貢獻司法力量。
來源:徐匯區社區矯正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