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人民網南寧7月9日電 (馮肖慧)今年7月8日是第21個“世界過敏性疾病日”。當天,自治區衛生健康委舉辦廣西“時令、時事與健康”新聞發布會,圍繞“守護健康,遠離過敏困擾”主題,邀請區內相關領域的權威專家答疑解惑。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馮肖慧攝
敏感肌人群如何科學選擇夏季護膚產品?
自治區人民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主任醫師謝治表示,防曬霜中的致敏成分主要是防曬劑。其中,化學防曬劑又叫紫外線吸收劑,常引發光接觸性皮炎,紫外光照射下可轉化為更具刺激性的化合物。驅蚊液中的擬除蟲菊酯類是一種強刺激物和致敏原,很容易導致接觸性皮炎,不建議直接用于皮膚。
對于敏感肌人群,謝治建議這樣選擇夏季護膚產品:清潔方面,選擇偏酸性的氨基酸/葡糖苷潔面乳;保濕產品方面,首選凝膠、凝露或流動性強的輕潤保濕乳(清爽型)護膚產品,其次建議選擇有高含量屏障修復成分,再次選擇含有抗炎舒緩成分。
季節交替之際,兒童發生過敏應如何應對?
入夏之后,氣候濕熱交替,花粉、塵螨及霉菌濃度激增,兒童過敏進入高發期。過敏性鼻炎患兒的自身免疫失調可能引發疲勞、注意力不集中,長期可發展為心理亞健康狀態。鼻塞、皮膚瘙癢等癥狀會干擾孩子的睡眠質量,夜間覺醒增多,導致日間嗜睡、情緒障礙、學習能力下降。
出現上述情況應該怎么辦?自治區人民醫院睡眠醫學科主任、廣西睡眠呼吸疾病診療中心主任、醫院康復治療中心主任、副主任醫師趙明明表示,首先,家長和患兒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第二,要了解孩子自身的過敏情況,通過檢查來明確過敏源。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接觸過敏源,還要根據醫生的指導進行抗過敏治療。第三,要觀察孩子的睡眠、情緒和學習情況,如果仍有情緒障礙、睡眠打鼾、日間思睡、影響學習成績的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食用荔枝、龍眼時過敏,可采取哪些應急處理措施?
荔枝和龍眼的果肉中含有異種蛋白、果酸等致敏物質,對于部分人群來說,過量食用可能引發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尤其是冷藏后的荔枝,低溫刺激皮膚血管,可能加重過敏癥狀。
廣西皮膚病醫院皮膚一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姚婉玉表示,在食用前,一定要將水果清洗干凈,減少過敏原的接觸。對于老年人和兒童等特殊人群,建議在食用前咨詢醫生的意見,同時控制食用量。
如果不小心發生了過敏反應,可以先用清水沖洗過敏部位,然后用冷毛巾進行冷敷,緩解瘙癢和紅腫。不要用手去抓撓,以免造成皮膚破損,引發感染。輕度癥狀可以口服抗組胺藥物,如果出現大面積紅腫、呼吸困難等癥狀,應立即前往醫院進行治療。
在開展戶外活動時如何預防過敏?
在果園里,大家可能會接觸到水果的汁液、果園里的花粉、農藥殘留或者一些昆蟲等過敏原。在海邊,主要的過敏原包括海里的某些微生物、海產品的分泌物以及強烈的紫外線照射等,這些都有可能引發皮膚過敏。
為了預防這種情況,姚婉玉建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去果園之前,建議穿長袖衣服和長褲,戴上帽子、手套和口罩,減少皮膚暴露,降低接觸到過敏原的幾率。同時,在采摘水果時,盡量避免直接用手接觸果皮汁液,如果汁液不慎沾到皮膚上,要立即用清水沖洗。去海邊游玩時,要做好防曬措施,如涂抹防曬霜、戴遮陽帽和太陽鏡等。另外,盡量不要隨意觸摸海里的海蜇、珊瑚和???,以免引發過敏。
如果不小心皮膚出現了過敏癥狀,首先不要驚慌。如果是輕微的紅腫和瘙癢,可以用清水沖洗患處,然后用冷毛巾敷在瘙癢的地方,每次敷15到20分鐘,口服一些抗過敏的藥物和外涂一些激素類的軟膏。如果癥狀持續加重,比如紅腫范圍擴大、出現水皰或者有滲液等情況,建議及時前往醫院皮膚科就診,由專業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
“過敏體質”是什么?中西醫結合方式如何調理?
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馮原介紹,過敏體質就是身體對過敏原的“耐受力”比較弱的體質,這類人群接觸花粉、塵螨、特定食物等致敏因素時,容易出現嘔吐、腹瀉、皮膚紅疹等過敏反應,嚴重時可能引發休克、暈厥,甚至危及生命。
過敏體質中西醫結合調理的關鍵是“分階段發力”:過敏急性發作時,用西藥(如抗組胺藥、激素)快速控制癥狀;癥狀緩解后,用中醫辨證調理體質,同時配合生活方式調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