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7月9日訊(記者 黃心怡)今日一開盤,上緯新材即 “20cm”漲停,漲停價9.34元/股。
據上緯新材前一天發布的公告,智元機器人擬至少收購其63.62%股份。待本次股權交易完成后,上緯新材控股股東將變更為智元機器人及其管理團隊共同持股的主體,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鄧泰華,核心團隊包括稚暉君等。
多名投行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從目前披露的交易方案看,智元機器人對上緯新材的收購不涉及資產重組,尚不構成借殼上市,僅僅是控制權的轉讓。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智元機器人此前不斷拓展產業鏈布局,已與多家上市公司達成合作,有些成立合資公司,包括均普智能、軟通動力、東陽光、富臨精工、博眾精工、大豐實業等。
▍ “協議轉讓+主動邀約”,21億拿下控制權!
按照交易方案,智元機器人旗下的持股平臺智元恒岳,及其一致行動人致遠新創將通過“協議轉讓+主動邀約”方式收購上市公司的控股權,每股轉讓價格為人民幣7.78 元,總價款為人民幣 9.41億元。
在協議轉讓方面,智元恒岳受讓上緯新材控股方SWANCOR薩摩亞持有的1.01億股,占總股本24.99%。致遠新創從SWANCOR薩摩亞受讓240.09萬股,占股0.6%;從金風投控受讓1776.73萬股,占股4.40%。
這三筆協議轉讓完成后,智元系持有上市公司股份29.99%,股份轉讓總價款為人民幣 9.41億元。
在邀約收購方面,智元恒岳及致遠新創以邀約方式增持1.49億股,占總股本37%。其中,SWANCOR薩摩亞將以其所持上市公司1.35億股無限售條件流通股份(占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33.63%)就本次要約收購有效申報預受要約。
以此計算,智元恒岳、致遠新創擬至少收購上市公司63.62%的股份,至多收購66.99%的股份,最高收購價為11.6億元。結合9.41億元的協議轉讓價,總交易價格將達21億元。
交易完成后,上緯新材實際控制人變為了智元機器人創始人鄧泰華,原股東承諾放棄行使所持有上市公司全部股份的表決權。
按照《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借殼上市需要滿足控制權變更,以及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凈利潤、凈資產、股本等任一指標,占變更前比例達100%的雙重認定標準。
此次披露的《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中,智元方面表示,暫無在未來12 個月內對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資產和業務進行出售、合并、與他人合資或合作的明確計劃,或上市公司擬購買或置換資產的明確重組計劃。
對于后續收購進展的判斷,一名投行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認為,“能否順利通過,主要取決于質地、交易方案,以及相關部門的審核 。”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智元機器人并非第一家收購上市公司股權的創業公司。
今年3月31日,中旗新材公告稱,星空科技及其一致行動人擬以9.64億元收購公司29.98%股權,交易完成后公司實控人將變更為賀榮明。
之后,深圳證券交易所完成了對轉讓方海南羽明華、周軍、青島明琴與受讓方星空科技提交的股份協議轉讓申請材料的合規性審查,并出具了《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份協議轉讓確認書》。
6月19日,中旗新材公告,星空科技與海南羽明華、周軍簽署《表決權放棄及控制權穩定相關事項之協議》,海南羽明華放棄其所持9.3531%股份對應的表決權。協議生效后,星空科技持有公司23.35%的有效表決權,成為公司控股股東,賀榮明成為實際控制人。
▍智元機器人與多家上市公司達成合作
工商信息顯示,參與收購的持股平臺智元恒岳于2025年6月25日剛剛成立,顯然是為此次交易而設立。
股權穿透可見,智元恒岳的有限合伙人分別是上海智元盈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智元盈豐)、上海恒岳鼎峰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恒岳鼎峰),其中上海智元盈豐科技有限公司是智元新創的全資子公司。同時,智元恒岳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分別是致遠新創、上海智元云程科技有限公司。
在股權比例方面,智元盈豐、恒岳鼎峰對智元恒岳各自出資49.50%。
值得一提的是,鄧泰華持有恒岳鼎峰的99.00%有限合伙人份額,但該等份額未來將由智元機器人創始人及核心高管鄧泰華、彭志輝、姜青松、姚卯青、王闖、田華等以及重要產業方、戰略合作方持有,創始人及核心高管的預計出資金額不低于恒岳鼎峰的50%。
而鄧泰華及衛云龍持有致遠新創的部分份額也將擬由智元機器人的重要產業方、戰略合作方持有。根據公告,鄧泰華、衛云龍的出資額為10萬,在致遠新創的股權比例分別為80%和20%。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智元機器人此前積極拓展上下游合作方,已與多家上市公司達成合作。
3月,臥龍電驅與智元機器人完成戰略投資簽約。此前,智元機器人已與臥龍旗下的希爾機器人簽署場景應用合作協議,并通過增資擴股的形式入股希爾,推進具身智能技術、柔性制造解決方案、人機交互產品等領域的開發與合作。
大豐實業也在3月公告,計劃與智元機器人設立合資公司,研發文娛旅體商場景的具身智能產品,并承諾合資公司成立后一個季度內提供不低于1500萬元意向采購訂單用于場景研發。
4月份,均勝集團與智元機器人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約定將在技術研發、產品應用、市場拓展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而均勝集團旗下三家上市公司與智元機器人分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包括均普智能、均勝電子和香山股份。
其中,均普智能旗下公司與智元機器人共同成立合資公司普智機器人。6月末,雙方官宣,將依托均普智能首條人形機器人量產中試線,正式啟動智元機器人兩大核心產品的規模化生產:智元G1機器人大規模量產;A2全人形機器人一定規模的量產。
5月,寧波華翔與象山工投、智元機器人層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擬在合資公司組建、機器人裝配、供應鏈、場景、基金投資、海外業務拓展等方面加強合作,共同打造具身智能機器人生態體系。
藍思科技在今年1月與智元機器人在長沙舉行了靈犀X1人形機器人套餐交付儀式,成功批量交付靈犀X1人形機器人相關產品,還深度參與了靈犀X1機器人的關節模組、DCU控制器、OmniPicker(夾爪)等核心部件的生產組裝與測試控制。
此外,還有軟通動力、東陽光、富臨精工、博眾精工等上市公司均與智元機器人成立合資公司。
▍多名個人股東提前“新進” 、增持上維新材
在資本層面,智元機器人已完成9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騰訊、京東、百度風投、紅杉中國、比亞迪、上汽創投、軟通動力、中科創星、臨港新片區基金等。
今年3月,智元機器人完成由騰訊領投的新一輪融資,龍旗科技、臥龍電氣、華發集團、藍馳創投等多家產業方及老股東跟投。5月,京東、上海具身智能基金參與了智元機器人的新一輪融資,包括上汽在內的多家老股東進行了增資。
在產品落地方面,智元機器人的第1000臺通用具身機器人在今年1月正式下線,共量產雙足人形機器人731套、輪式通用機器人269套。《科創板日報》記者了解到,智元機器人產品覆蓋交互服務、工業智造、商業物流及科研教育等商用場景,預計2025年出貨量達數千臺。
而上緯新材成立于1992年,2020年在科創板上市,主營業務涵蓋環保高性能耐腐蝕材料、風電葉片用材料等領域,其在復合材料領域的技術積累與智元機器人的硬件制造需求形成互補。2025年一季度,上緯新材實現收入3.69億元,歸母凈利潤2255萬元。
本次股份轉讓前,SWANCOR薩摩亞、STRATEGIC薩摩亞合計持股79.21%,金風投控持股5.39%。
上緯新材此前公告顯示,截止到2025年3月31日,相較于上一報告期,十大流通股東中,沈茜、徐玉蓮等個人股東新進,袁喜保增持,金風投資減持。
新進的流通股東中,沈茜本期持有130萬股,占流通股比例0.32%;徐玉蓮本期持有118萬股,占流通股比例0.29%;須紹宗本期持有86.2萬股,占流通股比例0.21%;曹志高本期持有85.8萬股,占流通股比例0.21%,袁喜保較上期自持股份增持22.2%至72.33萬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