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著名油畫家、中國美術學院原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肖峰因病醫治無效于杭州逝世,享年93歲。
肖峰曾任中國美院第十任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油畫學會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代表,長期擔任浙江省文聯副主席、浙江省美協主席等。他曾獲俄羅斯、法國等國家授予的藝術勛章,還獲得魯迅文學藝術獎、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獎等,享有廣泛國際聲譽。他與妻子宋韌并肩創作六十余載,是20世紀中國現實主義美術的重要建構者,在新中國藝術史上留下深刻印記。
肖峰與妻子宋韌
1932年,肖峰生于江蘇揚州江都的一個革命家庭,11歲參加革命,12歲加入新四軍新安旅行團宣傳隊,以畫筆為武器投身抗日宣傳。少年時期的戰火洗禮,奠定了他一生藝術道路上的理想主義基調,也孕育了他將革命現實主義與人文溫情相融合的創作核心。
1977年肖峰在延安飯店作畫
杭州國立藝專的求學,讓肖峰得以師從林風眠、黃賓虹、潘天壽、江豐等大家,后與林崗、全山石、邵大箴、錢紹武等同赴蘇聯,在列賓美術學院深造,成為新中國首批留蘇油畫家。他的畢業創作《辭江南》將中國水墨韻味融入油畫語言,開啟了油畫民族化的探索之路。
歸國后,肖峰一面教學,一面滿懷激情地寫生創作。他帶學生走進山川田野,深入工廠部隊,以自由筆法與明亮色彩,描繪祖國大好河山,也逐漸形成了他不拘細節、詩意奔放的藝術風格。筆下有光,心中有熱。他的風景畫一氣呵成,形體與色彩并生,體現出他骨子里對生命與自然的熱愛。
1959年,肖峰與宋韌結為伉儷。他們都是戰爭歷史的親歷者,都曾在“硝煙中的學校”中接受藝術教育。那一代人信仰堅定,堅信藝術應為人民服務。他們的革命歷史題材創作,是記憶,更是理想的寫照。《拂曉》《白求恩》等作品避開符號化敘事,以真實細節打動人心,《白求恩》曾長期作為語文教材插圖進入千家萬戶。在特殊時期,肖峰曾遭毆致傷,臥床六年。是妻子宋韌不離不棄的守護,才讓他浴火重生。這段經歷深深影響了他們之后的創作,使他們更加關注戰火背后人性的光輝。他們堅信,革命不只是歷史的再現,更是對溫柔與堅韌的守望。這種“武戲文打”的創作風格,融浪漫情懷與現實精神于一體,塑造出中國現實主義美術的重要高峰。
《拂曉》,350x180cm,布面油畫,1979年,收藏于中國美術館,肖峰、宋韌
《白求恩》,134x156布面油畫1974肖峰、宋韌
肖峰,《納加》,35x49cm,素描,1956
肖峰,《娃娜大嬸》,89.5 x 115.5cm,布面油畫,1957
肖峰,《半身像之四》,40×58cm,紙上素描,1958
肖峰,《辭江南(創作稿1)》,70x99cm,布面油畫,1958
肖峰《林崗寫生之三》,22.5x18.5cm,紙上油畫,1957年
肖峰《蘆葦叢中任我行》 布面油畫110×186.5cm 1968年
肖峰《太湖石場》,50 x74cm,布面油畫,1989
肖峰《千帆競發》,21.5x26cm,布面油畫,1994
肖峰《飲馬揚子江》,180x120cm,布面油畫,1986年
肖峰《耀邦同志》布面油畫,83x174cm,1999年
肖峰、宋韌,《三大姐》,185x198cm,布面油畫,1984
1983年,肖峰受莫樸老院長的邀請出任浙江美術學院(后更名中國美術學院)第十任院長。在任13年,他勇于改革,敢為人先。他設立“研究生預備班”,親赴全國各地選才,為美院引入大批青年力量;他推動環境藝術、工藝設計等新專業落地,確立設計學科體系;他邀請趙無極回國講學,創立萬曼壁掛研究所,引入當代藝術語言,鼓勵“傳統出新、中西融通”;他親手促成美院更名為“中國美術學院”,為象山校區的戰略拓展奠定基礎。他常說:“藝術教育必須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這些努力,不僅讓學院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的策源地,也開啟了中國當代藝術教育的新格局。
肖峰在蘇聯求學
回望肖峰的治校歷程,實則是中國美術教育從傳統走向現代的縮影——他以"國美旗幟"凝聚精神,以"時代擔當"引領變革,以"創新思維"開拓未來,不僅為中國美院規劃了發展藍圖,更為整個中國藝術教育的現代化轉型樹立了標桿。
2024年,肖峰獲“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獎”,頒獎詞稱其“以中國式審美融合西畫技法,鑄就革命的藝術生涯與藝術的革命人生”。
為表彰肖峰卓越的文化藝術貢獻,杭州市人民政府專門建立肖峰藝術館,由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主管,中國美術學院提供學術支持,隸屬于西湖博物館總館體系。2025年4月9日,肖峰將他與宋韌一生創作的503件代表性作品全部捐贈給國家,收藏于坐落于西湖畔大慈山下的肖峰藝術館。他將之視為自己留給這個世界的最后答卷。這503件作品不只是市場估值動輒數十億的藝術資產,而是新中國二十世紀美術史里,親歷者與創造者留下的真實印記。它們穿越過戰火的淬煉,經歷了時代的波濤,承載著新中國藝術教育的探索精神,也記錄著這對藝術伉儷關于美與信仰的漫長堅持。
肖峰藝術館
藝術館由知名建筑師張軻設計,以“橋”為精神象征,跨越時代與觀念,傳遞藝術與人民、傳統與未來之間的連接。那些鐫刻在油畫里的青春吶喊與教育改革中的銳意突破,都化作了滋養未來的文化養料。這里不僅是革命文藝的基因庫,更是激活傳統的創新工場,在賡續紅色血脈的征程中,藝術從未停止對時代命題的創造性回應。就如肖峰所說:“藝術要同國家同呼吸,才能發出真正的生命力。”這也是他畢生的寫照。
2025年7月8日,肖峰在杭州安詳離世,享年93歲,距離宋韌辭世僅四個月。他們的逝世,是中國美術和美術教育界的重大損失。社會各界紛紛表示沉痛哀悼。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發文悼念表示“肖峰先生是堅定的無產階級文藝戰士,作出杰出貢獻的革命美術家和美術教育家。他懷抱崇高的文化理想,從經歷革命戰爭到走向新中國,從前往蘇聯學習到走上美術的領導崗位,畢生堅持藝術為人民服務的信念,他為美術教育的發展漚心瀝血,推動改革時代的美術教育形成新的格局,是美術界由衷敬重的領導人物。”中國文聯副主席、浙江省文聯主席許江則以詩文進行悼念“肖峰先生千古,神飛揚,思浩蕩,力主中華藝術搖籃,圖畫卷,繪風彩,精創江南赤子篇章。”
西湖煙雨中,那座藏有他們畫筆與信仰的藝術館,仍靜靜矗立,為后來者照亮方向。愿他們共同譜寫的藝術華章,永駐人間。
遺體告別儀式將于2025年7月13日上午10時在杭州殯儀館追遠廳舉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