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大會現場。北京工商大學供圖
人民網北京7月9日電 (記者李依環)2025年中意學術會議日前在北京舉行。會上,來自中國和意大利的高校代表共同成立“中意學術共同體”,未來將聚焦食品科學、數字經濟、數字商科、數據統計等前沿領域,著力打破學科與國界壁壘,在復合型人才培養、科研協同攻關、中意文化交流三大方向深度發力,續寫中意文明對話新篇章。
北京工商大學黨委書記沈千帆表示,近年來,學校堅持“工商一體化”發展理念,積極推動學科交叉融合,著力打造數字化教育體系,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面向未來,北工商將從以下幾方面推進教育數字化發展:一是以“數字賦能”之智,爭當工商教育范式轉型的先鋒隊;二是以“智慧引領”之志,爭當教育教學模式創新的主力軍;三是以“創新驅動”之責,爭當數字教育高地的建設者。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委副主任魏旭斌表示,數字經濟正成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此次會議聚焦前沿交叉領域,匯聚頂尖智慧,體現了中外高等教育攜手應對時代挑戰、促進共同發展的責任擔當,是落實市委推進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的生動體現。期待雙方圍繞兩國發展戰略與全球科技前沿,深化交叉學科人才聯合培養,開展聯合研究和技術攻關,力爭取得具有影響力的原創性成果。
意大利圣心大學校長助理Edilio Mazzoleni表示,在當今互聯的世界里,跨界對話、跨學科合作與多元視角的融合至關重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跨文化意識與使命感,是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責任。他希望通過加強兩國高校合作,著力培養出一批精通技術、堅守倫理又具備國際視野的新一代商業領袖。
據悉,大會期間還舉辦了全球商科數字化教育聯盟主席團會議暨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數字商科專委會會議,并設置數字商科創新、數據科學創新、食品與交叉學科3場分論壇。來自中外百余所高校的300余位專家、學者現場參會,共商數字時代商科教育的機遇與挑戰,共同踐行全球商科數字化教育使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