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一場有關北平城市建設的會議結束后,葉帥帶著秘書回到了住所。
一路上,秘書忍不住對今天梁思成的種種“無禮”的行為發起了牢騷:對方不僅一直抱怨這次會議打亂了他的時間安排,甚至還直呼葉帥的名諱!
怎么說葉帥如今也是北平市長,梁先生這樣稱呼也太不尊重了。
聽了秘書的話,葉帥也沉默了。過了一會兒,他便開口道:下次別讓他參會了……
愛國先驅
梁思成的父親是著名的維新領袖——梁啟超先生,也是毛主席革命路上的啟蒙者。
當年袁世凱剛與日方秘密簽訂了“二十一條”后,在國外的梁啟超便得知了此事,他當即將此事傳遞給了國內的外交總長林長民。
隨后,兩人便將此事登報通知全國,便有了后來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
這也是萬千愛國青年踏上革命之路的開端。
受父親的影響,梁思成的內心從小便種下了愛國救亡的種子。
由于梁啟超與林長民經常有來往,所以兩家的關系也非常友好。也因此,梁啟超從小便認識了林家的女兒林徽因,并對其一見鐘情。
兩人志趣相投,在成長過程中都對建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總是有聊不完的話題。后來他們還一起到了美國賓夕法尼亞學習。
在命運的促使下,兩人順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并結為了夫婦。
1928年,夫婦倆從國外回來,準備投身于建筑事業中。
這一年,東北邊境岌岌可危,在日軍的大軍壓境下,張學良創辦了一所大學,希望能培養實干人才,建設新東北,以此來阻擋外敵的野心。
此時梁思成夫婦已經在國外名聲大噪,張學良得知兩人回來后,便立即向他們拋出橄欖枝,聘請他們到學校創辦建筑系。
這對愛國夫婦為了給國家貢獻一份力量,二話不說便應允了。
在此后的兩年中,兩人便一直嘔心瀝血地專注在執教崗位上,為建筑事業培養了無數人才。
1931年,日軍趁著張學良率部入關時忽然對東北發起進攻。僅在三個月內,東三省便全部淪陷。
身在北平的梁思成得知此事后悲痛不已,他深知日軍的狼子野心還遠不止于此。
懷著國破家亡的危機感,他決定趁著敵人的飛機還沒轟炸過來時,與妻子到全國各地去考察,將我國的古建筑全部研究清楚,制作出一份珍貴的歷史見證。
在此后的十五年間,夫婦倆走遍全國,到處搜尋古建筑遺跡。
他們曾騎著騾子走進荒僻的深山老林,去尋找唐代寺廟,也曾獨步跋涉千里,只為找一塊殘缺的敦煌壁畫。
所幸,在他們堅持不懈的努力下,終于完成了一幅幅寶貴的測繪。
然而,還沒等他們高興太久,“七七事變”便發生了。
梁思成后來曾提起,當年發現一座座珍貴的遺跡是他最快樂的時光,但再大的快樂也難掩國難當頭的痛苦。
此后,梁思成便帶著家人開啟了八年的流亡生活。期間,在躲避戰火的同時,他們也沒放棄進行建筑研究。
在這種艱難的生活中,他們完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國建筑史》。
這本書雖然并不厚,甚至可以說只有薄薄的一個冊子,但每一個字都包含了他們沉甸甸的血淚。
抗戰勝利后,梁思成喜不自勝,他當即便向清華大學自薦,要求創辦建筑課程。
彼時的他已經迫不及待地要投身到城市的恢復建設工作中去了。
與我黨的相識
到了1948年,解放軍兵臨平津城下,老蔣專門派了飛機到北平,要送這些知名學者和上流人士到寶島。
然而,面對國軍的拉攏,梁思成卻毅然地拒絕了。他之所以選擇留下,除了對文物古跡的熱愛,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對我黨的好感。
在經過日軍侵華初期,國軍不提抗日,以及全面抗戰中,國軍不斷制造內亂的一系列事情后,梁思成已經對國民政府不抱任何希望。
而對比國軍,我黨在他心中有著極高的地位。
在全面抗戰時,他們曾到重慶的一個小鎮避難,那附近正好有八路軍的一個駐地。
恰巧他家保姆的老家也在那里。
對方經常給他講八路軍紀律嚴明的事,這讓他第一次對我軍產生了好感。
還有一次,他在去山野考察的路上,親眼見到我軍一個戰士,冒著大太陽走三里路,就是為了給老鄉歸還一個破柳條筐子。
這讓本就感情充沛的他頓時感動得說不出話來。
最讓他受到觸動的,還是第一次與我軍正面接觸的時候。
那是在1948年,解放軍已經將北平城層層圍住。梁思成雖然沒有跟國民黨離開,但他依舊心存憂慮。擔心戰亂會毀壞古都的建筑。
結果,就在他不知該怎么辦時,兩名解放軍在張奚若的帶領下,突然登門拜訪了他。
原來,兩名戰士是受毛主席之托,請求梁思成在軍事地圖上標注出北平城以及周邊重要文物位置的,以免我軍開炮時會誤傷。
兩人在說話間虛懷若谷,一心為國,讓梁思成感動不已。隨后,他便二話不說與林徽因一起完成了標注的工作。
后來在回憶起此事時,他還頗為感慨,并表示過去他一直對我黨沒有認識,直到那時,他便“一見傾心”了。
所幸,在毛主席的運籌帷幄下,最終使這座百年古都免受戰亂,和平解放。
北平解放后,中央第二次到清華大學請梁思成編寫相關資料,希望他能幫助我軍在解放戰爭中更好地保護各地文化遺產。
這也是梁思成一直擔心又不知如何提起的大事,他接到任務時甚至感動得聲淚俱下。
此后,他便與林徽因一起投身到了古建文物調查、保護以及研究的工作中。兩人認真負責,學術高深的工作風格,也獲得了我黨的信任和重視。
“下次別讓他參會了”
1949年,葉帥上任北平市長后,便將城市建設和規劃的工作提上了日程。
為了完成這項偉大的工作,他特意將建筑方面的專家都邀請到了中央,開會進行討論,其中就包括梁思成。
不過此時他已經病臥床榻很久了,葉帥特意吩咐工作人員,若是對方身體不好,就不用他來參會了,我軍把文件整理好交給他過目就行了。
結果,等秘書上門告知此事后,梁思成卻不顧大病初愈,非要親自走一趟參會。
然而,在來的路上,司機因為不熟悉路,繞了好長時間才終于抵達會場。
眼見會議要遲到,梁思成便抱怨了幾句,說他們打亂了自己的時間安排,甚至連葉帥都埋怨上了,說他的時間沒有規劃好。
甚至他連一句市長也沒喊,直接直呼葉帥的大名。
這讓秘書十分不爽,認為他不過是一個建筑專家,怎么也該對葉帥有些尊敬。
但葉帥倒是對他非常客氣。見到對方親自過來,他親自下樓迎接,等開完會后還親自將人送上車。
等人走后,秘書便當著葉帥的面抱怨起來了。
葉帥聽后沉思了一會兒便道:下次開會別讓他來了,梁先生的身體不好,這樣來回奔波太麻煩了,以后我們便將文件給他送過去就行。
原來葉帥絲毫沒怪對方直呼自己的名字,心中最擔心的還是對方的身體。
得到葉帥的關懷后,梁思成也十分感動,此后便更加賣力地投入到了工作中。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國徽和英雄紀念碑,都是由夫婦倆參與設計的。
后來,他懷著對黨無比的熱愛,直接向毛主席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到了1959年,毛主席親自批準他入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